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考辩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0 引言第10-13页
   ·课题提出的背景第10-11页
     ·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第10页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第10-11页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现状不容乐观第11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1-13页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综述第13-24页
   ·概念界定第13-16页
     ·信息技术第13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13页
     ·教学多媒体第13-15页
     ·考辩第15-16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6-24页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6-17页
     ·我国相关研究综述第17-24页
2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4-31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4-26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第24-25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第25-26页
   ·认知负荷理论第26-28页
     ·认知负荷理论的基本观点第26-27页
     ·认知负荷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第27-28页
   ·双重编码理论第28-31页
     ·双重编码理论的基本观点第28-29页
     ·双重编码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第29-31页
3 研究方案及研究过程第31-35页
   ·研究方法的确定第31-32页
     ·文献研究第31页
     ·调查研究第31页
     ·案例研究第31-32页
   ·问卷调查方案第32-33页
     ·问卷调查目的第32页
     ·样本的选取第32页
     ·问卷设计第32-33页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第33页
   ·课堂观摩及教师访谈方案第33页
   ·案例研究方案第33-34页
     ·研究对象第33-34页
     ·研究过程及内容第34页
   ·研究过程第34-35页
4 现代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考辩第35-64页
   ·现代多媒体在不同类型化学知识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考辩第35-53页
     ·中学化学知识的分类第35页
     ·现代多媒体在事实性化学知识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考辩第35-40页
     ·现代多媒体在理论性化学知识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考辩第40-47页
     ·现代多媒体在符号性化学知识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考辩第47-53页
   ·现代多媒体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总体情况的考辩第53-64页
     ·从应用目的看现代多媒体辅助中学化学教学第53-54页
     ·从应用态度看现代多媒体辅助中学化学教学第54-57页
     ·从应用方式看现代多媒体辅助中学化学教学第57-58页
     ·从应用的教学环节看现代多媒体辅助中学化学教学第58-60页
     ·从课件设计看现代多媒体辅助中学化学教学第60-62页
     ·从应用效果看现代多媒体辅助中学化学教学第62-64页
5 提高现代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实效性的建议第64-81页
   ·应用现代多媒体提高事实性化学知识教学成效的建议第64-65页
     ·明确应用现代多媒体辅助事实性化学知识教学的目的第64页
     ·迎合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动机第64页
     ·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化,降低学生认知负荷第64-65页
     ·利用图示,将知识结构化、系统化第65页
   ·应用现代多媒体提高理论性化学知识教学成效的建议第65-68页
     ·明确应用现代多媒体辅助理论性化学知识教学的目的第65-66页
     ·忌容量大速度快,避免信息冗余第66页
     ·保证应用的科学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第66-67页
     ·系统且灵活地组织信息,支持学生展开思维联想第67-68页
   ·应用现代多媒体提高符号性化学知识教学成效的建议第68-70页
     ·提高教师对现代多媒体辅助符号性化学知识教学的认识第68页
     ·初中符号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变“灌输”为“渗透”第68-69页
     ·增加学生感知,促进学生建立三重表征的有机联系第69页
     ·理性认识课件,处理好现代多媒体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第69-70页
   ·应用现代多媒体全面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成效的建议第70-81页
     ·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第70-71页
     ·科学合理地进行现代多媒体教学设计第71-72页
     ·以教学设计为核心,根据学生认知设计教学课件第72-81页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附录1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现代多媒体应用情况调查问卷第89-92页
附录2 访谈提纲第92-93页
附录3 课堂观察记录表第93-94页
附录4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表第94-97页
致谢第97-9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城市教师驻校模式研究
下一篇:基于虚拟情境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