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论文--教师评定与任用论文

礼物的交换意义及其合理化过程--一项关于教师收礼行为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研究问题与方法第10-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问题第11-13页
 第三节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一、个人意义第13-14页
  二、理论意义第14页
  三、实践意义第14页
 第四节 理论基础第14-16页
  一、交换关系第14页
  二、交换关系的基本原则第14-15页
  三、交换关系的特点第15页
  四、交换关系和贿赂的区别第15-16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第16页
 第六节 资料收集与分析第16-18页
第二章 前期研究综述第18-36页
 第一节 礼物的概念及分类第18-21页
  一、何为礼物?第18-19页
  二、礼物的分类第19-21页
 第二节 西方有关交换的理论研究第21-25页
  一、早期的交换理论第21-23页
  二、行为主义交换理论第23页
  三、辩证交换理论第23-25页
 第三节 有关礼物研究的文献综述第25-36页
  一、对礼物的基本问题的研究第25-29页
  二、礼物交换的相关研究第29-36页
第三章 一位新教师收礼的过程第36-44页
 第一节 初次被动收礼的忐忑第36-39页
 第二节 收礼的教化过程第39-41页
 第三节 收礼的合理化过程第41-44页
第四章 礼物交换过程的博弈第44-58页
 第一节 拉开礼物流动的帷幕第44-47页
  一、关系基础第45-46页
  二、"期待"下的互动第46-47页
 第二节 礼物交换中的微妙关系第47-51页
  一、送礼的时机与场合第49-50页
  二、话题的转变第50-51页
  三、送礼的方式第51页
 第三节 礼物后来的尴尬第51-58页
  一、礼物流动中学生该何去何从?第52-54页
  二、其他同学处于怎样位置第54-55页
  三、教师角色冲突第55-56页
  四、家长的体验第56-58页
结论第58-62页
 一、礼物流动的基础条件第58-60页
 二、礼物流动的过程解读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后记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习困难问题的回顾及其干预措施的发展与展望
下一篇:职前教师与职初教师关于斜率的PCK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