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就”的义项设置及其在教材中的编排策略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8页 |
·选题意义 | 第7-11页 |
·理论意义 | 第7-9页 |
·实际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第11-17页 |
·汉语语法界研究成果 | 第11-15页 |
·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对副词"就"的研究成果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 第17-18页 |
第2章 "就"的义项分析 | 第18-35页 |
·就1:表示肯定和认同 | 第19-25页 |
·就1a:用于表达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近 | 第20-21页 |
·就1b:用于引出已知信息 | 第21页 |
·就1c:用于表达肯定和坚持某一种目标 | 第21-22页 |
·"A就A"格式 | 第22-25页 |
·就2:表示对范围、数量的主观评价 | 第25-27页 |
·就3:说话者认为发生得比预期得早或快 | 第27页 |
·就4:起连接作用,强调时间/逻辑的紧密性 | 第27-32页 |
·就4a:说话者认为两件事情紧接着发生 | 第28-29页 |
·就4b:表示引出结果或结论 | 第29-30页 |
·格式"一A就C"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5页 |
·副词"就"各义项的语义和使用语境 | 第32-33页 |
·现代汉语副词"就"义项之间的联系 | 第33-35页 |
第3章 教材中"就"的编排 | 第35-56页 |
·教材的选择 | 第35-37页 |
·教材中的义项编排分析研究 | 第37-54页 |
·就1:表示认同和肯定语气 | 第38-42页 |
·就2:表示限制范围 | 第42-44页 |
·就3:说话者认为动作发生得早、快 | 第44-48页 |
·就4:起连接作用,强调时间/逻辑的紧密性 | 第48-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教材整体的问题 | 第54页 |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54-56页 |
第4章 结语 | 第56-59页 |
·总结 | 第56-57页 |
·副词"就"各义项及互相之间的联系 | 第56-57页 |
·教材整体的问题即建议 | 第57页 |
·本文的局限 | 第57-58页 |
·后续的研究计划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