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一、研究缘由 | 第11-12页 |
二、问题域的廓清 | 第12-16页 |
(一) 概念的界定 | 第12-16页 |
(二) 研究问题 | 第16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页 |
五、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一) 教育经济学教科书里关于研究方法的概述 | 第17-20页 |
(二) 期刊杂志关于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综述 | 第20-24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4-31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4-26页 |
(一) 《教育与经济》杂志介绍 | 第24-25页 |
(二) 有效样本 | 第25-26页 |
二、分类体系 | 第26-29页 |
(一) 本文的分类标准 | 第26页 |
(二) 对定性规范和定量实证做总的分类 | 第26-27页 |
(三) 分类标准不涉及具体的定性规范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四) 本文的分类体系 | 第28-29页 |
三、归类步骤 | 第29页 |
四、归类信度检验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31-46页 |
一、定量实证分析和定性规范分析研究方法应用情况 | 第31-33页 |
二、数据来源应用情况 | 第33-40页 |
(一) 文献法的应用最为频繁 | 第34-35页 |
(二) 统计年鉴和数据库法应用比较稳定 | 第35-38页 |
(三) 问卷法和访谈法应用较少 | 第38-40页 |
三、分析资料应用情况 | 第40-45页 |
(一) 描述统计法应用最频繁 | 第41-42页 |
(二) 模型法和调查法应用比较频繁 | 第42-43页 |
(三) 回归、相关分析、F和T检验应用不稳定 | 第43-44页 |
(四) 聚类、方差、因子、卡方分析、实验法应用很少 | 第44-45页 |
四、图示法的应用情况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 第46-67页 |
一、方法论的引入 | 第46-49页 |
(一) 何为“方法论” | 第46-48页 |
(二) 本文的界定 | 第48-49页 |
二、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 第49-67页 |
(一) 历史观、本体观与思维方式 | 第49-53页 |
(二) 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适宜性的探讨 | 第53-58页 |
(三) 定性规范和定量实证方法论 | 第58-64页 |
(四) 数学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的方法论价值 | 第64-6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7-69页 |
一、关于本研究的结论 | 第67-68页 |
二、关于研究的缺憾和未来的后续研究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后记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