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2-23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 ·贝类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分离纯化方法 | 第14-15页 |
| ·结构分析方法 | 第15-18页 |
| ·化学分析法 | 第15-16页 |
| ·物理分析法 | 第16-17页 |
| ·生物学方法 | 第17页 |
| ·新技术的应用 | 第17-18页 |
| ·贝类多糖的活性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19页 |
| ·抗肿瘤作用 | 第19-20页 |
| ·抗病毒作用 | 第20-21页 |
| ·其它作用 | 第21页 |
|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贻贝蒸煮液基本成分的研究 | 第23-27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23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 ·常规成分的分析 | 第24页 |
| ·氨基酸的组成测定 | 第24页 |
| ·小分子肽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4-26页 |
| ·贻贝蒸煮液常规成分的分析 | 第24-25页 |
| ·氨基酸组成的分析 | 第25页 |
| ·小分子肽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贻贝蒸煮液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27-39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27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 ·贻贝蒸煮液水溶性多糖的制备 | 第28页 |
| ·贻贝蒸煮液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28-30页 |
| ·贻贝蒸煮液水溶性多糖的纯度鉴定 | 第30页 |
| ·物理性质 | 第30-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 ·贻贝蒸煮液水溶性多糖的制备 | 第31-32页 |
| ·脱蛋白 | 第31-32页 |
| ·脱色 | 第32页 |
| ·贻贝蒸煮液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32-34页 |
| ·透析 | 第32页 |
| ·凝胶柱层析纯化 | 第32-34页 |
| ·贻贝蒸煮液水溶性多糖的纯度鉴定 | 第34-36页 |
| ·紫外扫描 | 第34-35页 |
|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 第35页 |
|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 | 第35-36页 |
| ·物理性质 | 第36-38页 |
| ·总糖含量分析 | 第36-37页 |
| ·分子量测定 | 第37页 |
| ·颜色反应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贻贝蒸煮液水溶性多糖的结构研究 | 第39-47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9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39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 ·单糖组成 | 第39-40页 |
| ·红外光谱 | 第40页 |
| ·核磁共振 | 第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 ·单糖组成 | 第40-42页 |
| ·红外光谱 | 第42-43页 |
| ·核磁共振 | 第43-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5章 贻贝蒸煮液及其多糖体外抑菌、亚硝酸盐清除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47-58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7-48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47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 ·体外抑菌活性 | 第48-49页 |
| ·体外NaNO_2清除及NDMA合成阻断 | 第49-50页 |
| ·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6页 |
| ·体外抑菌活性 | 第50-51页 |
| ·贻贝蒸煮液及其多糖提取物体外阻断N-亚硝胺合成 | 第51-54页 |
| ·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1-52页 |
| ·不同量的贻贝蒸煮液及其多糖提取物对NaNO_2的清除作用 | 第52-53页 |
| ·不同量的贻贝蒸煮液及其多糖提取物对NDMA合成的阻断作用 | 第53-54页 |
| ·样液与Vc标准液对NaNO_2清除和NDMA合成阻断的对照及分析 | 第54页 |
| ·贻贝蒸煮液及其多糖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54-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6章 贻贝蒸煮液水溶性多糖免疫学活性初步研究 | 第58-62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58-59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58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58-59页 |
|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制备 | 第59页 |
| ·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 第59页 |
| ·B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 第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7章 贻贝蒸煮液水溶性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第62-66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63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63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63页 |
| ·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 ·细胞培养 | 第63页 |
| ·抗肿瘤活性试验 | 第63页 |
| ·细胞毒性试验 | 第63-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8章 贻贝蒸煮液水溶性多糖抑制黑色素形成活性的研究 | 第66-69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66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66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66页 |
| ·实验方法 | 第66-67页 |
| ·细胞培养 | 第66-67页 |
| ·细胞生长和黑色素含量测定 | 第6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7-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第9章 结论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 附录 | 第76-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