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2页 |
·乌龙茶概况 | 第13-14页 |
·乌龙茶的地位 | 第13页 |
·乌龙茶初加工技术现状及应用 | 第13-14页 |
·乌龙茶摇青机理与技术创新 | 第14-15页 |
·乌龙茶摇青机理 | 第14页 |
·乌龙茶摇青方法 | 第14-15页 |
·乌龙茶摇青技术的创新 | 第15页 |
·青叶生理变化与品质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青叶含水率、叶温、呼吸强度等与品质关系 | 第15-17页 |
·青叶相关酶与品质的关系 | 第17-18页 |
·乌龙茶做青过程生化变化与品质关系 | 第18-19页 |
·做青过程乌香气物质形成与品质关系 | 第19-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0-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1页 |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振动摇青时间和频率多因素试验 | 第22-56页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22-23页 |
·试验原料及试验地点 | 第22页 |
·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22页 |
·振动摇青装置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7页 |
·振动摇青多因素试验方案设计 | 第23页 |
·试验取样方法 | 第23-24页 |
·测定方法 | 第24-27页 |
·振动摇青对工艺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分析 | 第27-43页 |
·振动摇青对青叶含水率的影响 | 第27-29页 |
·振动摇青对青叶叶温的影响 | 第29-31页 |
·振动摇青对青叶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31-33页 |
·振动摇青对青叶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33-35页 |
·振动摇青对青叶PH 值的影响 | 第35-37页 |
·振动摇青对青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振动摇青对青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振动摇青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振动摇青对生化成分及品质影响结果与分析 | 第43-54页 |
·振动摇青对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振动摇青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振动摇青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47-49页 |
·振动摇青对黄酮类含量的影响 | 第49-51页 |
·振动摇青对做青叶儿茶素总量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51页 |
·毛茶感官审评结果 | 第51-5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4-56页 |
第三章 乌龙茶振动摇青时间、频率单因素试验 | 第56-70页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56页 |
·试验原料及试验地点 | 第56页 |
·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56页 |
·振动摇青装置 | 第56页 |
·试验方法 | 第56-57页 |
·振动摇青单因素试验方案设计 | 第56-57页 |
·试验取样方法 | 第57页 |
·测定方法 | 第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9页 |
·振动摇青时间和频率因素对青叶含水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振动摇青时间和频率因素对青叶叶温的影响 | 第58-60页 |
·振动摇青时间和频率因素对青叶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60-62页 |
·振动摇青时间和频率因素对青叶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振动摇青时间和频率因素对青叶PH 的影响 | 第63-65页 |
·振动摇青时间和频率因素对青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振动摇青时间和频率因素对青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66-68页 |
·不同振动摇青处理的做青叶生化成分比较 | 第68-69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9-70页 |
第四章 乌龙茶振动摇青与滚筒摇青工艺试验研究 | 第70-78页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70页 |
·试验原料及试验地点 | 第70页 |
·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70页 |
·试验方法 | 第70-71页 |
·振动摇青与滚筒摇青对比试验设计 | 第70页 |
·试验取样方法 | 第70页 |
·试验测定方法 | 第70-71页 |
·乌龙茶振动摇青与滚筒摇青对比工艺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75页 |
·不同摇青方式对春、秋铁观音青叶含水率的影响 | 第71-72页 |
·不同摇青方式对春、秋铁观音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第72-73页 |
·不同摇青方式对春、秋铁观音黄酮总量的影响 | 第73页 |
·不同摇青方式对春、秋铁观音茶多酚总量的影响 | 第73-74页 |
·不同摇青方式对春、秋铁观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74页 |
·不同摇青方式对春茶铁观音做青叶细胞破损率的影响 | 第74-75页 |
·不同摇青方式对春、秋铁观音做青叶、毛茶儿茶素及组分的影响 | 第75页 |
·不同摇青方式对春、秋铁观音毛茶品质的影响 | 第75-7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76-78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8-80页 |
·振动摇青试验 | 第78-79页 |
·振动摇青与滚筒摇青工艺试验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一 儿茶素组分测定 | 第84-87页 |
附录二 计算细胞破损率具体操作步骤 | 第87-88页 |
附录三 滚筒摇青做青叶细胞破损率测定图 | 第88-89页 |
附录四 振动摇青做青叶细胞破损率测定图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