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型文本中语言模糊性的处理—《建筑与自适应—从控制论到有形计算》的翻译实践报告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1章 任务描述 | 第5-9页 |
1.1 任务背景描述 | 第5页 |
1.2 文本分析 | 第5-9页 |
1.2.1 文本外因素 | 第6页 |
1.2.2 文本内因素 | 第6-9页 |
第2章 任务过程 | 第9-13页 |
2.1 译前准备 | 第9-10页 |
2.1.1 工具的准备 | 第9页 |
2.1.2 理论准备 | 第9-10页 |
2.2 翻译计划 | 第10-11页 |
2.3 翻译过程 | 第11页 |
2.4 译后事项 | 第11-13页 |
第3章 案例分析 | 第13-29页 |
3.1 单词意义模糊性的处理 | 第13-19页 |
3.1.1 名词意义模糊性的处理 | 第14-17页 |
3.1.2 动词意义模糊性的处理 | 第17-19页 |
3.2 短语意义模糊性的处理 | 第19-23页 |
3.2.1 名词短语意义模糊性的处理 | 第19-21页 |
3.2.2 动词短语意义模糊性的处理 | 第21-23页 |
3.3 句子意义模糊性的处理 | 第23-29页 |
3.3.1 句子中分词结构意义模糊性的处理 | 第23-26页 |
3.3.2 非限制性关系分句意义模糊性的处理 | 第26-29页 |
第4章 实践总结 | 第29-31页 |
4.1 翻译问题与应对方法 | 第29页 |
4.2 翻译心得与体会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第3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