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十九个凯瑟琳》(节选)翻译项目简介 | 第12-14页 |
1.1 翻译任务来源 | 第12页 |
1.2 《十九个凯瑟琳》作品简介 | 第12-13页 |
1.2.1 《十九个凯瑟琳》原文简介 | 第12页 |
1.2.2 《十九个凯瑟琳》约翰·格林作者简介 | 第12-13页 |
1.3 翻译的难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十九个凯瑟琳》翻译实践过程 | 第14-20页 |
2.1 译前准备 | 第14-17页 |
2.1.1 小说原作者了解 | 第14页 |
2.1.2 原文阅读和分析 | 第14-15页 |
2.1.3 同类文本的研读和分析 | 第15页 |
2.1.4 《十九个凯瑟琳》原文文本特点和语言特色 | 第15-16页 |
2.1.5 翻译辅助工具 | 第16-17页 |
2.2 翻译实践阶段 | 第17-18页 |
2.2.1 译文初稿完成 | 第17页 |
2.2.2 译文二稿精炼 | 第17-18页 |
2.2.3 译稿整理校对 | 第18页 |
2.3 译后总结和评估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十九个凯瑟琳》翻译行为研究 | 第20-23页 |
3.1 生态翻译理论介绍 | 第20-21页 |
3.2 生态翻译理论在本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第四章 《十九个凯瑟琳》翻译个案分析 | 第23-35页 |
4.1 词汇的翻译 | 第23-29页 |
4.1.1 量词具体化 | 第23-24页 |
4.1.2 词性转换 | 第24-25页 |
4.1.3 增译 | 第25-26页 |
4.1.4 省译 | 第26-27页 |
4.1.5 音译加注 | 第27-28页 |
4.1.6 意译 | 第28-29页 |
4.2 句法的翻译 | 第29-31页 |
4.2.1 语态转换 | 第30页 |
4.2.2 语序调整 | 第30-31页 |
4.3 修辞的翻译 | 第31-35页 |
4.3.1 意译 | 第31-33页 |
4.3.2 直译 | 第33-35页 |
总结 | 第35-38页 |
本次翻译实践研究过程 | 第35页 |
翻译实践的研究结论 | 第35-36页 |
本次翻译实践的反思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67页 |
附录1 译文 | 第40-53页 |
附录2 原文 | 第5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