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理由 | 第10-11页 |
1.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现状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词汇英文注释的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16页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1.4.1 从现代汉语角度看教材生词的英文注释 | 第16-17页 |
1.4.2 从语义学角度看教材生词的英文注释 | 第17页 |
1.4.3 从语法学角度看教材生词的英文注释 | 第17-18页 |
1.4.4 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看教材生词的英文注释 | 第18页 |
1.4.5 从翻译学角度看教材生词的英文注释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奇妙中文Pro》系列教材简介及注释现状 | 第21-35页 |
2.1 《奇妙中文Pro》教材内容及结构简介 | 第21-29页 |
2.1.1 教材概况 | 第21-23页 |
2.1.2 教材内容 | 第23-29页 |
2.2 《奇妙中文Pro》生词英文注释现状分析 | 第29-35页 |
2.2.1 一对一释义 | 第29页 |
2.2.2 近义词对译 | 第29-30页 |
2.2.3 加注释义 | 第30-31页 |
2.2.4 纯粹释义 | 第31-32页 |
2.2.5 义项罗列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奇妙中文Pro》教材生词表中的词汇英译的优点 | 第35-48页 |
3.1 既注释生词也注释语素 | 第35页 |
3.2 对多义词和同音词分别注释 | 第35-39页 |
3.3 虚词采用纯粹释义,用法说明描述清楚 | 第39-41页 |
3.4 加注释义区别同义词 | 第41-42页 |
3.5 利用词性标注帮助释义离合词 | 第42-43页 |
3.6 成语、习惯用语等释义兼具字面义和引申义 | 第43-44页 |
3.7 文化词介绍详细清楚 | 第44-46页 |
3.8 其他 | 第46-48页 |
3.8.1 代词翻译注意主格和宾格 | 第46页 |
3.8.2 动词翻译注意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 第46-47页 |
3.8.3 缩略词给出缩略前的完整形式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奇妙中文Pro》教材生词表中的词汇英译的缺点及修改建议 | 第48-67页 |
4.1 词条重复,建议删除重复项 | 第48页 |
4.2 序号标注错误,建议更正 | 第48-49页 |
4.3 注释出现明显错误,建议修正 | 第49页 |
4.4 出现同译现象,建议区分 | 第49-54页 |
4.4.1 生词与构成它的语素为同译词语,词性标注加以区分 | 第50-52页 |
4.4.2 量词或介词被译作同译词语,建议加注释义区分 | 第52-53页 |
4.4.3 其他 | 第53-54页 |
4.5 出现不对等现象,建议对等注释 | 第54-64页 |
4.5.1 同类词注释不对等,建议对等注释 | 第54-55页 |
4.5.2 注释理性义不对等,建议修正 | 第55-58页 |
4.5.3 文化义不对等,建议修正或加注 | 第58页 |
4.5.4 语义范围不对等,建议完善 | 第58-60页 |
4.5.5 注释词性不对等,建议修正 | 第60-61页 |
4.5.6 生词释义与语境不对等,建议调整 | 第61-63页 |
4.5.7 语法义不对等,建议补全 | 第63-64页 |
4.6 释义难,建议简化 | 第64-65页 |
4.7 词性标注不准确,建议修正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7-69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67-68页 |
5.2 不足及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