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0-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相关概念及界定 | 第11-12页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二、杜亚雄及其母语音乐教育思想 | 第15-26页 |
(一)杜亚雄的音乐教育背景及母语音乐教育思想的萌芽 | 第15-17页 |
1.杜亚雄的音乐教育背景 | 第15页 |
2.杜亚雄母语音乐教育思想的萌芽 | 第15-17页 |
(二)杜亚雄母语音乐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17-21页 |
1.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兴起 | 第17-18页 |
2.“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研讨会 | 第18-20页 |
3.国外音乐教育体系的本土化与校本课程建构 | 第20-21页 |
(三)杜亚雄母语音乐教育思想的观点 | 第21-26页 |
1.重视艺术教育,恢复乐教传统 | 第21-22页 |
2.加强母语音乐教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 第22-24页 |
3.借鉴柯达伊教学法,强调母语入手学习 | 第24-26页 |
三、《音乐的认读唱写——走进柯达伊教学法》一书的分析 | 第26-46页 |
(一)《音乐的认读唱写——走进柯达伊教学法》的编写目的及依据 | 第26-28页 |
1.《音乐的认读唱写——走进柯达伊教学法》的编写目的 | 第26页 |
2.《音乐的认读唱写——走进柯达伊教学法》的编写依据 | 第26-28页 |
(二)《音乐的认读唱写——走进柯达伊教学法》的内容与特色分析 | 第28-39页 |
1.《音乐的认读唱写——走进柯达伊教学法》的内容分析 | 第28-36页 |
2.《音乐的认读唱写——走进柯达伊教学法》的特色分析 | 第36-39页 |
(三)《音乐的认读唱写——走进柯达伊教学法》与《音乐的读与写》的比较 | 第39-42页 |
1.《音乐的认读唱写——走进柯达伊教学法》与《音乐的读与写》内容的比较 | 第41-42页 |
2.《音乐的认读唱写——走进柯达伊教学法》与《音乐的读与写》形式的比较 | 第42页 |
(四)《音乐的认读唱写——走进柯达伊教学法》一书的意义 | 第42-46页 |
1.对母语音乐教育思想的践行 | 第44页 |
2.对母语音乐教育内容的践行 | 第44-45页 |
3.对母语音乐教育方法的践行 | 第45-46页 |
四、母语音乐教育的前景展望与教育建议 | 第46-50页 |
(一)母语音乐教育的前景展望 | 第46-47页 |
1.国家层面的重视 | 第46页 |
2.社会层面的导向 | 第46-47页 |
3.学校层面的参与 | 第47页 |
(二)母语音乐教育的教育建议 | 第47-50页 |
1.建立核心 | 第47-49页 |
2.逐步扩展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