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日语论文

从接受美学看译者的文学翻译--《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的中译本比较研究

摘要第5页
要旨第6-7页
目录第7-9页
1. 序论第9-12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0-11页
    1.3 先行研究第11-12页
    1.4 论文的构成第12页
2.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第12-15页
    2.1 接受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第12-14页
        2.1.1 文学作品理解的历史性第13页
        2.1.2 文本具有“召唤结构”第13页
        2.1.3 读者参与作品意义的实现第13-14页
        2.1.4 读者的“期待视野”第14页
    2.2 接受美学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第14-15页
        2.2.1 关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双重身份第14-15页
        2.2.2 关注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第15页
3. 接受美学视角下中译本的比较研究第15-45页
    3.1 译者对原文文本的接受第15-26页
        3.1.1 译者对文本“空白”的填补与调整第15-18页
        3.1.2 译者对文本“不确定因素”的确定第18-26页
    3.2 译者对译文读者的关照第26-45页
        3.2.1 译者对读者在文化层面的关照第26-33页
        3.2.2 译者对读者在语言层面的关照第33-45页
4. 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对译者的影响第45-47页
    4.1 译者在语言层面体现的翻译策略差异第45-46页
    4.2 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社会历史因素第46-47页
5. 结论第47-50页
    5.1 从接受美学评价不同时期译者的翻译差异第47-48页
    5.2 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批评的启示第48-49页
    5.3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课题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历第53-54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观照下芥川作品汉译比较研究
下一篇:分子光谱法研究血红蛋白和小分子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