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组织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概念界定第9-11页
        1.2.1 课程第9-10页
        1.2.2 课程组织第10-11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4页
        1.3.1 国外课程组织研究第11-13页
        1.3.2 国内课程组织研究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4-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页
        1.4.3 创新之处第14-16页
第2章 中学地理课程组织的理论基础第16-22页
    2.1 教育学基础第16-17页
        2.1.1 教育的特点第16页
        2.1.2 教育的目的第16-17页
        2.1.3 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第17页
    2.2 心理学基础第17-19页
        2.2.1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第18页
        2.2.2 中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征第18页
        2.2.3 不同流派的心理学思想第18-19页
    2.3 课程论基础第19-20页
        2.3.1 课程内容的组织标准第19-20页
        2.3.2 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第20页
    2.4 地理科学学科基础第20-22页
        2.4.1 地理科学的研究范畴第21页
        2.4.2 地理科学的最新成果第21-22页
第3章 中学地理课程组织的基本形式第22-34页
    3.1 中学地理课程方案的基本形式第22-24页
        3.1.1 单科课程第22页
        3.1.2 综合课程第22-23页
        3.1.3 单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第23-24页
    3.2 中学地理学程分配的基本形式第24-26页
        3.2.1 以知识为中心第24页
        3.2.2 以学习者为中心第24-26页
    3.3 中学地理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第26-34页
        3.3.1 区域组织型第26-27页
        3.3.2 系统地理组织型第27-30页
        3.3.3 主题组织型第30-31页
        3.3.4 模块组织型第31-32页
        3.3.5 概念组织型第32-34页
第4章 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组织的演变及特征第34-54页
    4.1 学程分配的演变分析与评价第34-36页
        4.1.1 学程分配形式不稳定(1949-1980年)第34页
        4.1.2 开始转向以学生为中心(1981-1999年)第34-35页
        4.1.3 凸显以学生为中心(2000年至今)第35-36页
    4.2 内容组织的演变与评价第36-51页
        4.2.1 重视本国地理,区域地理组织型明显(1949-1955年)第37-38页
        4.2.2 注重经济地理,系统地理组织型显现(1956-1962年)第38-39页
        4.2.3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回归区域地理组织型(1963-1977年)第39-40页
        4.2.4 增添海洋地理,融入主题组织型(1978-1985年)第40-41页
        4.2.5 加强科学教育,组织形式分工明确(1986-1989年)第41-42页
        4.2.6 增添选修课程,三种组织形式相融合(1990-1991年)第42-44页
        4.2.7 不同阶段内容日益成熟,模块组织型出现(1992-1999年)第44-46页
        4.2.8 精简并开放内容,组织形式多样化(2000年至今)第46-51页
    4.3 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组织的演变特征第51-54页
        4.3.1 课程方案单一,存在隔离相关课程的弊端第51页
        4.3.2 每周总课时数波动较大,学程分配形式渐趋合理化、稳定化第51页
        4.3.3 内容的基础性和开放性日益增强第51-52页
        4.3.4 课程不断完善,不同阶段分工逐渐明确第52-53页
        4.3.5 课程逐渐与国际地理教育接轨,组织形式趋于多样化第53-5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5.1 研究结论第54页
        5.1.1 中学地理课程组织形式多样第54页
        5.1.2 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方案单一第54页
        5.1.3 我国中学地理学程分配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第54页
        5.1.4 我国中学地理内容组织形式趋于多样化第54页
    5.2 发展建议第54-55页
        5.2.1 以单科课程为基础,设置综合选修课程第54-55页
        5.2.2 适当增加每周总课时第55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55-56页
        5.3.1 不足第55页
        5.3.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优秀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表征个案研究
下一篇:初中生物课外拓展活动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