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优秀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表征个案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1.1.1 基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需要第8-9页
        1.1.2 基于化学教师有效教学的需要第9页
        1.1.3 基于对三重表征策略教学的反思第9-10页
    1.2 教学表征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0-12页
        1.2.1 教学表征的类型研究第10-11页
        1.2.2 影响教学表征的主要因素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目的第12页
        1.3.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4-24页
    2.1 辩证唯物主义第14-16页
        2.1.1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第14-15页
        2.1.2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第15-16页
    2.2 建构主义理论第16-18页
        2.2.1 建构主义学习论第16-17页
        2.2.2 建构主义教育观第17-18页
    2.3 学科教学知识(PCK)第18-21页
    2.4 科学本质第21-24页
        2.4.1 科学本质的内涵第21-22页
        2.4.2 科学本质观对教师教学的影响第22-24页
第3章 化学教学表征第24-32页
    3.1 教学表征第24-26页
    3.2 化学教学表征概念界定第26-27页
    3.3 化学教学表征的主要类型第27-29页
    3.4 化学教学表征的功能和价值第29-30页
    3.5 化学教学表征的水平第30-32页
第4章 优秀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表征个案研究第32-50页
    4.1 个案研究框架第32页
    4.2 个案教师的选择第32-33页
    4.3 《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教学表征分析第33-36页
        4.3.1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第33-34页
        4.3.2 化学教学表征分析第34-36页
    4.4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教学表征分析第36-40页
        4.4.1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第36-37页
        4.4.2 化学教学表征分析第37-40页
    4.5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的教学表征分析第40-44页
        4.5.1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第40页
        4.5.2 化学教学表征分析第40-44页
    4.6 本章小结第44-49页
        4.6.1 优秀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表征水平第44页
        4.6.2 学科具体知识的教学表征小结第44-45页
        4.6.3 优秀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表征的形成第45-47页
        4.6.4 PCK对优秀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表征的影响第47-49页
    4.7 研究过程中的道德处理第49-50页
第5章 关于优秀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表征的思考第50-53页
    5.1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化学学科教学信念第50页
    5.2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第50-51页
    5.3 教师应当注重工作中的反思,以完善自我的化学教学表征第51-53页
第6章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A 课堂转录一第57-60页
附录B 课堂转录二第60-67页
附录C 课堂转录三第67-74页
附录D 访谈第74-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记叙类文言散文教学研究
下一篇: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