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次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9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边际效用原理及其应用于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12-20页 |
2.1 边际效用相关概念界定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第12-15页 |
2.1.1 效用与边际效用 | 第12-13页 |
2.1.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第13-15页 |
2.2 边际效用理论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联系 | 第15-18页 |
2.2.1 经济学理论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早期应用 | 第15-17页 |
2.2.2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边际效用原理的可行性分析 | 第17-18页 |
2.3 课堂教学中的边际分析法 | 第18-20页 |
2.3.1 什么是边际分析法 | 第18页 |
2.3.2 边际分析法在美术课堂中的使用原理 | 第18-20页 |
3 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因边际效用递减引起的问题分析 | 第20-26页 |
3.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 | 第20-23页 |
3.3.1 学生学习时间具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学习需求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 第22页 |
3.3.2 教师教学量的边际效用递减,学生需求随着教师授课内容的增多而减少 | 第22页 |
3.3.3 教师激励作用的边际效用递减,学生对美术课的感兴趣程度不断变化 | 第22-23页 |
3.3.4 外部环境及教学资源的边际效用递减,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 | 第23页 |
3.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引起的课堂教学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 第23-26页 |
3.2.1 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 第23-24页 |
3.2.2 教师很难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需求的变化 | 第24页 |
3.2.3 外部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等硬件条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 第24-26页 |
4 基于边际效用理论的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第26-39页 |
4.1 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边际分析法的作用 | 第26-27页 |
4.1.1 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 第26页 |
4.1.2 有利于提高教学规划的科学性 | 第26页 |
4.1.3 有利于提高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 | 第26页 |
4.1.4 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 第26-27页 |
4.2 应用边际效用原理改进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 第27-37页 |
4.2.1 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 第27-28页 |
4.2.2 创建最佳教学预设,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型设计 | 第28-30页 |
4.2.3 使用多样化的手段刺激学生产生新的需求 | 第30-34页 |
4.2.4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 第34-36页 |
4.2.5 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社会资源 | 第36-37页 |
4.3 对边际效用理论应用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 第37-39页 |
4.3.1 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业产出 | 第37页 |
4.3.2 合理控制课堂,防止课堂纪律过度散漫 | 第37页 |
4.3.3 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完全抛开教学计划完全由学生决定学习内容 | 第37-38页 |
4.3.4 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总的学习收益是增加的, | 第38-39页 |
5 应用边际效用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案例与分析 | 第39-47页 |
5.1 应用边际效用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案例实施及成功经验 | 第39-46页 |
5.1.1 教学目标与设计思路 | 第39-40页 |
5.1.2 教学过程实录 | 第40-45页 |
5.1.3 教学反思 | 第45-46页 |
5.2 案例分析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