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系统论文

时空视角下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时空经济研究第11-12页
        1.2.2 出行时间价值研究第12-13页
        1.2.3 城市交通拥堵成因及影响研究第13-14页
        1.2.4 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研究第14页
        1.2.5 研究评述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目标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3.3 技术路线第15-17页
    1.4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7-19页
第2章 时空视角下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理论分析框架第19-30页
    2.1 城市交通拥堵理论基础第19-24页
        2.1.1 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理论第19-20页
        2.1.2 城市交通外部性理论第20-23页
        2.1.3 城市交通公共物品理论第23-24页
    2.2 时空经济理论基础第24-26页
        2.2.1 出行时间距离模型第24页
        2.2.2 时间价值经济学含义及影响因素第24-26页
    2.3 时空视角下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理论分析框架第26-30页
        2.3.1 时空视角下城市交通拥堵形成动因第26-27页
        2.3.2 时空视角下城市交通拥堵微观机理第27-30页
第3章 国外典型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经验及启示第30-37页
    3.1 典型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经验第30-35页
        3.1.1 巴黎第30-31页
        3.1.2 纽约第31-32页
        3.1.3 东京第32-34页
        3.1.4 新加坡第34-35页
    3.2 国外交通拥堵治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35-37页
        3.2.1 注重公共交通优先第35-36页
        3.2.2 强化交通需求管理第36页
        3.2.3 加强交通文化建设第36页
        3.2.4 建立智能交通系统第36-37页
第4章 时空视角下城市交通拥堵的微观证据第37-49页
    4.1 微观数据来源第37-40页
        4.1.1 研究区域第37-39页
        4.1.2 样本情况第39-40页
    4.2 天津市城市居民通勤时空特征第40-45页
        4.2.1 时间距离:通勤距离由内向外呈跳跃式衰减圈层结构第40-41页
        4.2.2 空间结构:跨区域通勤以内部通勤为主第41-42页
        4.2.3 出行结构:非机动化程度较低,绿色出行模式初现第42-45页
    4.3 时空视角下城市交通拥堵微观证据第45-49页
        4.3.1 天津市城市交通拥堵评价第45-46页
        4.3.2 天津市城市交通拥堵现状第46-49页
第5章 时空视角下城市居民交通拥堵成本研究第49-57页
    5.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第49-51页
        5.1.1 研究假设第49-50页
        5.1.2 模型构建第50-51页
    5.2 时空视角下城市居民交通拥堵成本研究第51-57页
        5.2.1 基于职业类型的分散化特征第52-53页
        5.2.2 基于年龄的“倒U型”特征第53-54页
        5.2.3 受教育程度的正向推动作用凸显第54-55页
        5.2.4 基于户口所在地的分割特征第55-56页
        5.2.5 基于收入的集中化特征第56-57页
第6章 时空视角下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模式构建第57-63页
    6.1 时间价值视角下城市居民交通拥堵成本降低机制第57-60页
        6.1.1 公交优先:优化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效率第57-58页
        6.1.2 技术创新:“移动互联+交通”提高交通供需匹配效率第58-59页
        6.1.3 经济手段:交通拥堵费及中心城区停车费疏解出行者时空聚集第59-60页
    6.2 时空视角下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模式构建第60-63页
        6.2.1 理念引导层面:树立“TOD+街区规划”发展理念第60-61页
        6.2.2 规划建设层面:推进“移动互联+交通”发展模式第61页
        6.2.3 运行管理层面:构建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治理模式第61-63页
第7章 时空视角下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对策建议第63-66页
    7.1 构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政策体系,保障城市交通平稳健康发展第63-64页
        7.1.1 推行差异化税收政策,缓解城市交通时空聚集第63页
        7.1.2 科学运用行政治理手段,引导出行者树立文明交通意识第63-64页
    7.2 同步强化公共交通软硬件建设,着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第64页
        7.2.1 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交通路网布局..第64页
        7.2.2 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增强城市公共交通软实力第64页
    7.3 积极推进“移动互联+交通”深度融合,提高城市交通服务水平第64-66页
        7.3.1 完善交通智能化建设,增强城市交通供给能力第64-65页
        7.3.2 拓展移动互联技术应用,重塑城市职住结构第65-66页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8.1 主要研究结论第66页
    8.2 研究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附录1:2016年天津市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第73-7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5-76页
    科研成果第75页
    参加科研项目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堆场交通流的多级闸口动态作业仿真研究
下一篇:纵向通风模式下隧道内列车中部火灾人员疏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