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美育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的整体设计第14-22页
    一、研究缘起与背景第14-17页
        (一)研究缘起第14-15页
        (二)研究背景第15-17页
    二、研究对象第17页
    三、研究问题第17-18页
        (一)研究问题第17-18页
        (二)研究目标第18页
        (三)研究重难点第18页
    四、研究意义第18-20页
        (一)丰富和发展音乐教科书研究的相关理论第18-19页
        (二)试图为音乐教科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第19页
        (三)尝试建构了音乐教科书文本分析方法第19页
        (四)有利于深化教科书改革,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第19-20页
    五、研究方法第20-21页
        (一)问卷调查法第20页
        (二)内容分析法第20-21页
    六、研究思路第21-22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第22-34页
    一、基本概念界定第22-24页
        (一)教科书第22-23页
        (二)音乐教科书第23-24页
    二、教科书研究的相关述评第24-34页
        (一)教科书评价研究的相关述评第24-29页
        (二)国内音乐教科书研究的述评第29-34页
第三章 音乐教科书文本动态质量的调查研究第34-101页
    一、调查基本情况简述第34-37页
        (一)调查工具的设计第34-35页
        (二)调查对象及过程第35-36页
        (三)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报告第36-37页
        (四)调查结果的处理方法第37页
    二、学生对音乐鉴赏课及《音乐鉴赏》教科书文本认同情况的统计分析第37-55页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情况第37-39页
        (二)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现状分析第39-43页
        (三)学生对《音乐鉴赏》教科书文本认同情况的分析第43-51页
        (四)学生对《音乐鉴赏》教科书文本的改进建议第51-55页
    三、学生对三版教科书认同情况的比较分析第55-57页
        (一)三版教科书使用校的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比较分析第55-56页
        (二)学生对三版《音乐鉴赏》教科书文本认同情况的比较分析第56-57页
        (三)教科书的改进建议第57页
    四、教师对《音乐鉴赏》教科书文本认同情况的统计分析第57-96页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情况第57-60页
        (二)教师对HY版教科书的认同情况分析第60-74页
        (三)教师对RY版教科书的认同情况分析第74-84页
        (四)教师对HC版教科书的认同情况分析第84-96页
    五、教师对三版教科书认同情况的比较分析第96-99页
        (一)教师三版教科书整体认同情况的比较分析第96-97页
        (二)教师对三版教科书体例、内容和文本形式认同情况的比较分析第97-99页
        (三)教师对三版教科书中音乐作品整体认同情况的比较分析第99页
    六、章节结论第99-101页
        (一)三版教科书使用校的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现状很不乐观第99页
        (二)学生对于三版教科书的认同情况均不理想第99-100页
        (三)教师对三版教科书认同度的情况也不甚理想第100-101页
第四章 音乐教科书文本静态质量分析体系设计第101-109页
    一、概念界定第101页
    二、教科书文本质量相关因素探析第101-102页
    三、教科书文本质量分析框架的初步设计第102-109页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教科书文本分析框架的研究第102-105页
        (二)音乐教科书文本分析框架的设计第105-109页
第五章 音乐教科书文本内容及内容结构分析第109-135页
    一、“音乐教科书内容分析工具”的设计第109-117页
        (一)“知识内容分析工具”的设计第109-112页
        (二)“曲目内容分析工具”的设计第112-115页
        (三)“习题内容分析工具”的设计第115-116页
        (四)计量方法介绍第116-117页
    二、《音乐鉴赏》教科书中知识内容的分析第117-123页
        (一)音乐本体知识分析第117-119页
        (二)音乐整合性知识分析第119-121页
        (三)音乐教育性知识分析第121-123页
    三、《音乐鉴赏》教科书中曲目内容的分析第123-131页
        (一)曲目数量分析第123-124页
        (二)曲目内容分析第124-131页
    四、《音乐鉴赏》教科书中习题内容的分析第131-132页
        (一)习题数量分析第131页
        (二)习题类型的分析第131-132页
    五、章节结论第132-135页
        (一)尝试设计音乐教科书内容及内容结构的分析工具第132页
        (二)三版教科书中知识内容呈现情况第132-133页
        (三)三版教科书中作品曲目呈现情况第133-134页
        (四)三版教科书中习题呈现情况第134-135页
第六章 音乐教科书文本形式结构分析第135-145页
    一、《音乐鉴赏》教科书整体体例结构的分析第135-140页
        (一)三版教科书体例特征的比较第135-136页
        (二)三版教科书体例结构分析第136-140页
    二、《音乐鉴赏》教科书单元体例结构的分析第140-143页
        (一)单元体例整体结构分析第140-141页
        (二)教学体系分析第141-143页
    三、章节结论第143-145页
        (一)尝试设计音乐教科书形式结构的分析方法第144页
        (二)音乐教科书形式结构的特点及各版教科书的特色第144-145页
第七章 音乐教科书文本呈现方式分析第145-194页
    一、插图呈现的分析第145-181页
        (一)音乐教科书中插图的必要性与作用第145-148页
        (二)《音乐鉴赏》教科书中插图的呈现分析——量的分析第148-150页
        (三)“音乐教科书插图呈现有效性测评工具”的设计第150-161页
        (四)“音乐教科书插图呈现有效性测评工具”的应用第161-172页
        (五)音乐教科书插图有效性等级工具的设计第172-173页
        (六)《音乐鉴赏》教科书中插图等级分析第173-177页
        (七)基本结论第177-181页
    二、乐谱呈现的分析第181-191页
        (一)音乐教科书中乐谱的必要性和作用第181-182页
        (二)《音乐鉴赏》教科书中乐谱的呈现分析——量的分析第182-183页
        (三)“音乐教科书乐谱类别分析指标”的设计第183-186页
        (四)“音乐教科书乐谱类别分析指标”的应用第186-190页
        (五)基本结论第190-191页
    三、章节结论第191-194页
        (一)音乐教科书文本呈现研究的基本范式第192页
        (二)三版教科书的文本呈现情况第192-194页
第八章 研究的基本结论与讨论第194-205页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第194-198页
        (一)研究的直接结论第194-196页
        (二)研究的进一步讨论第196-198页
    二、相关建议与启示第198-203页
        (一)建议第198-199页
        (二)启示第199-201页
        (三)案例第201-203页
    三、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203-205页
        (一)研究的创新点第203页
        (二)研究的局限性第203-204页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第204-205页
参考文献第205-211页
附录第211-247页
后记第247-249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249页

论文共2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证据推理”科学能力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转型研究--以巴基斯坦的一所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