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生习得汉语“有”字句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9页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第10-11页 |
第五节 语料来源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有”字句的本体研究述评 | 第12-16页 |
第二节 “有”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述评 | 第16-18页 |
一、“有”字句习得偏误研究 | 第16-17页 |
二、“有”字句与其它语言的对比研究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韩国学生“有”字句的偏误类型及分析 | 第18-28页 |
第一节 韩国学生使用“有”字句偏误情况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韩国学生使用“有”字句偏误类型 | 第19-25页 |
一、遗漏偏误 | 第19-20页 |
二、误加偏误 | 第20-21页 |
三、误代偏误 | 第21-23页 |
四、错序偏误 | 第23-24页 |
五、杂糅偏误 | 第24-25页 |
第三节 韩国学生“有”字句偏误成因分析 | 第25-28页 |
一、对目的语知识掌握不足造成的偏误 | 第25页 |
二、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偏误 | 第25-26页 |
三、对目的语知识过度概括造成的偏误 | 第26-27页 |
四、“有”字句回避使用造成的偏误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韩国学生“有”字句教学对策 | 第28-32页 |
第一节 构式分析,语块教学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分级教学,循序渐进 | 第30页 |
第三节 对比讲解,区分差异 | 第30-31页 |
第四节 归纳偏误,强化练习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个人简历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