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创客与创客教育的兴起 | 第9-10页 |
1.1.2 南京市江宁区创客教育亟待发展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6-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1.4.2 个案研究法 | 第18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33页 |
2.1 创客教育 | 第20-25页 |
2.1.1 创客教育的源起 | 第20页 |
2.1.2 创客教育的定义 | 第20-21页 |
2.1.3 创客教育的理念 | 第21-23页 |
2.1.4 创客教育的功能价值 | 第23-25页 |
2.2 创客空间 | 第25-33页 |
2.2.1 概念综述 | 第25-26页 |
2.2.2 创客空间的分类 | 第26-28页 |
2.2.3 创客空间的构建 | 第28-30页 |
2.2.4 创客空间的功能价值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3-40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33-34页 |
3.2 研究问题 | 第34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3.4 研究实施 | 第35-37页 |
3.4.1 前期准备 | 第35页 |
3.4.2 研究过程 | 第35-37页 |
3.5 资料整理 | 第37-39页 |
3.6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第39-40页 |
3.6.1 信度 | 第39页 |
3.6.2 效度 | 第39-40页 |
第四章 D小学创客教育实施现状分析 | 第40-84页 |
4.1 课程设置层面分析 | 第40-52页 |
4.1.1 课程形式 | 第40-46页 |
4.1.2 课程内容体系 | 第46-48页 |
4.1.3 课堂教学模式 | 第48-52页 |
4.2 教学实施层面分析 | 第52-70页 |
4.2.1 场所建设 | 第52-55页 |
4.2.2 学生选拔 | 第55-57页 |
4.2.3 师资建设 | 第57-60页 |
4.2.4 组织管理 | 第60-64页 |
4.2.5 教学评价 | 第64-67页 |
4.2.6 教学体验 | 第67-70页 |
4.3 资源开发层面分析 | 第70-81页 |
4.3.1 校本课程开发 | 第70-74页 |
4.3.2 创客空间建设 | 第74-79页 |
4.3.3 网站平台开发 | 第79-81页 |
4.4 条件保障层面分析 | 第81-84页 |
4.4.1 当地政府与教育部门支持 | 第81页 |
4.4.2 社会企业支持 | 第81页 |
4.4.3 高校支持 | 第81-82页 |
4.4.4 家长支持 | 第82-83页 |
4.4.5 江宁区创客教育联盟支持 | 第83-84页 |
第五章 D小学创客教育实施的经验总结 | 第84-92页 |
5.1 D小学创客教育实施的策略与方法 | 第84-87页 |
5.1.1 积极响应创客行动,树立创客教育理念目标 | 第84页 |
5.1.2 充分与社会进行联动,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 第84-85页 |
5.1.3 着力打造创客空间,以扎实的技术物质基础带动教学 | 第85页 |
5.1.4 在发展学校特色基础上,灵活选择创客教育方式 | 第85-86页 |
5.1.5 采用双向互选机制,提供分类分段实践指导 | 第86页 |
5.1.6 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 | 第86-87页 |
5.2 D小学创客教育实施的效果 | 第87-89页 |
5.2.1 师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 第87-88页 |
5.2.2 家长思想的更新和转变 | 第88-89页 |
5.2.3 以实力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 | 第89页 |
5.3 D小学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89-92页 |
5.3.1 创客内容多而不精 | 第89-90页 |
5.3.2 创客普及教育并未真正“普及” | 第90-91页 |
5.3.3 创客校本课程有待开发 | 第91-92页 |
第六章 建议与反思 | 第92-99页 |
6.1 启示与建议 | 第92-98页 |
6.1.1 以创客教育理念为核心进行学校特色发展 | 第92-93页 |
6.1.2 建立行之有效的创客教育机制,注重可移植性开发 | 第93-94页 |
6.1.3 注重创客教育的人才培养 | 第94-96页 |
6.1.4 注重创客文化的普及和宣传,营造创客环境 | 第96-97页 |
6.1.5 与校外创客教育体系形成联动,共同发展,构建创客立体生态 | 第97页 |
6.1.6 要坚持不懈的进行创客教育 | 第97-98页 |
6.2 反思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附录 | 第102-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