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 作家和作品 | 第9页 |
1.2 文本类型 | 第9-10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翻译过程 | 第11-14页 |
2.1 翻译过程 | 第11-14页 |
2.1.1 选材缘由 | 第11页 |
2.1.2 译前准备 | 第11-12页 |
2.1.3 翻译和修改 | 第12-14页 |
第三章 顺应论及其的四个维度的顺应 | 第14-16页 |
3.1 顺应论及四个维度的顺应 | 第14页 |
3.2 顺应论选取依据 | 第14-15页 |
3.3 顺应论在翻译领域的运用 | 第15-16页 |
第四章 社科哲学类文本特点及其带给翻译工作的困难 | 第16-22页 |
4.1 社科哲学文本特点 | 第16-18页 |
4.1.1 词汇层面 | 第16页 |
4.1.2 句法层面 | 第16-17页 |
4.1.3 语篇层面 | 第17-18页 |
4.2 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 第18-22页 |
4.2.1 语言层面 | 第18-20页 |
4.2.2 文化层面 | 第20页 |
4.2.3 宗教层面 | 第20-22页 |
第五章 在顺应论指导下的译文案例分析 | 第22-36页 |
5.1 语境关系的顺应 | 第22-25页 |
5.2 结构关系的顺应 | 第25-27页 |
5.3 动态的顺应性 | 第27-31页 |
5.3.1 从时间顺应的角度出发 | 第27-29页 |
5.3.2 从动态语境的角度顺应 | 第29页 |
5.3.3 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 | 第29-31页 |
5.4 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 | 第31-36页 |
5.4.1 文化背景不同,用词不同 | 第31-34页 |
5.4.2 宗教教义的翻译,需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习惯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附件 | 第39-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