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我国乳制品发展状况及趋势 | 第9-13页 |
1.1.1 乳制品原料 | 第9页 |
1.1.2 乳制品生产 | 第9-10页 |
1.1.3 乳品贮藏与运输 | 第10-11页 |
1.1.4 乳制品消费现状 | 第11页 |
1.1.5 乳制品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1.2 乳制品中硫氰酸盐的来源和危害 | 第13-14页 |
1.2.1 硫氰酸盐的来源 | 第13-14页 |
1.2.2 硫氰酸盐的危害 | 第14页 |
1.3 乳制品中酚类环境雌激素的来源和危害 | 第14-15页 |
1.3.1 酚类环境雌激素的来源 | 第14页 |
1.3.2 酚类环境雌激素的危害 | 第14-15页 |
1.4 乳制品中硫氰酸盐、酚类环境激素常见的检测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硫氰酸盐检测方法 | 第15-16页 |
1.4.2 双酚A、双酚B、双酚F、辛基酚、4-壬基酚、4-n-壬基酚检测方法 | 第16-17页 |
1.5 离子色谱技术 | 第17-18页 |
1.5.1 离子色谱简介 | 第17-18页 |
1.5.2 离子色谱优点 | 第18页 |
1.6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 第18页 |
1.6.1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简介 | 第18页 |
1.6.2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优点 | 第18页 |
1.7 HACCP体系研究 | 第18-20页 |
1.7.1 HACCP体系的概念 | 第18-19页 |
1.7.2 HACCP体系的应用研究 | 第19-20页 |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8.1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1.8.2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8.3 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离子色谱检测乳制品中硫氰酸盐的方法 | 第23-34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1.2 实验试剂与样品 | 第23-24页 |
2.1.3 样品前处理 | 第24-25页 |
2.1.4 色谱分析条件 | 第25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5-33页 |
2.2.1 离子色谱柱的选择 | 第25-27页 |
2.2.2 分析条件的优化 | 第27-29页 |
2.2.3 样品前处理的优化 | 第29-30页 |
2.2.4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第30-31页 |
2.2.5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第31-32页 |
2.2.6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32-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乳制品中6种酚类环境激素 | 第34-52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5-38页 |
3.2.1 试剂与材料 | 第35-36页 |
3.2.2 仪器设备 | 第36页 |
3.2.3 溶液配制 | 第36页 |
3.2.4 样品前处理 | 第36页 |
3.2.5 仪器参数 | 第36-38页 |
3.2.6 定量方式 | 第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50页 |
3.3.1 仪器条件的优化 | 第38-43页 |
3.3.2 分离条件的选择 | 第43-44页 |
3.3.3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44-45页 |
3.3.4 方法学性能考察 | 第45-49页 |
3.3.5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基于乳制品风险项目建立HACCP体系 | 第52-63页 |
4.1 设计思路 | 第52页 |
4.2 调查研究 | 第52页 |
4.3 产品描述 | 第52-54页 |
4.4 工艺流程图 | 第54页 |
4.5 工艺流程图说明 | 第54-56页 |
4.6 危害分析 | 第56-61页 |
4.7 关键控制点 | 第61-63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63-65页 |
5.1 讨论 | 第63页 |
5.2 结论 | 第63-64页 |
5.2.1 硫氰酸盐检测方法建立 | 第63-64页 |
5.2.2 酚类环境激素检测方法建立 | 第64页 |
5.2.3 运用HACCP体系管理 | 第64页 |
5.3 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