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一、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 | 第10-13页 |
| (一) 民事非法证据的概念 | 第10-11页 |
| (二) 民事非法证据的特征 | 第11-12页 |
| 1. 客观真实性 | 第11-12页 |
| 2. 关联性 | 第12页 |
| 3. 非法性 | 第12页 |
| (三) 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 | 第12-13页 |
| 二、我国有关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行立法 | 第13-18页 |
| (一) 现行法律的规定 | 第13-14页 |
| (二) 我国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的问题 | 第14-18页 |
| 1. 没有规定判断标准及例外情况 | 第15页 |
| 2. 在适用程序上空缺 | 第15-16页 |
| 3. 没有确定证明责任及证明标准 | 第16页 |
| 4. 没有确定非法取证的法律后果 | 第16-17页 |
| 5. 当事人收集证据缺乏前提保障 | 第17-18页 |
| 三、借鉴两大法系国家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规定 | 第18-22页 |
| (一) 英美法系 | 第18-19页 |
| 1. 美国 | 第18-19页 |
| 2. 英国 | 第19页 |
| (二) 大陆法系 | 第19-21页 |
| 1. 日本 | 第20页 |
| 2. 德国 | 第20-21页 |
| (三) 对两大法系国家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对比分析 | 第21-22页 |
| 1. 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阶段不同 | 第21页 |
| 2. 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方法不同 | 第21-22页 |
| 3. 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不同 | 第22页 |
| 四、完善我国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建议 | 第22-25页 |
| (一) 明确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判断标准及其例外 | 第22-24页 |
| (二) 确立民事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及标准 | 第24页 |
| (三) 确定非法取证的法律后果 | 第24-25页 |
| 结论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 致谢 | 第29-30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