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高中美术课的衔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农村初中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状况 | 第9-14页 |
(一)《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 第9-10页 |
1.前言 | 第9页 |
2.课程目标 | 第9页 |
3.课程内容 | 第9-10页 |
4.实施建议 | 第10页 |
(二)农村初中学校美术课的开设现状 | 第10-11页 |
(三)农村初中美术课内容分析 | 第11-12页 |
1.课程的编写 | 第11页 |
2.课程内容的编排 | 第11-12页 |
3.课程教学 | 第12页 |
4.课程领域 | 第12页 |
5.动手实践环节特色鲜明、贴近生活 | 第12页 |
(四)农村初中美术课的作用和特点 | 第12-14页 |
1.农村初中美术课的作用 | 第13页 |
2.农村初中美术课的特点 | 第13-14页 |
(1)地域性 | 第14页 |
(2)塑造性 | 第14页 |
二、农村高中学校美术教学现状 | 第14-19页 |
(一)分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试验)》 | 第14-15页 |
1.前言 | 第14页 |
2.课程目标 | 第14-15页 |
3.内容标准 | 第15页 |
4.实施建议 | 第15页 |
(二)以人教版《美术》为例进行各模块分析 | 第15-17页 |
(三)宁强地区农村高中美术课开设情况调查 | 第17页 |
(四)农村高中美术课的开设现状 | 第17-18页 |
(五)高中美术各模块的特点及实际教学状况 | 第18-19页 |
三、农村初高中美术课教学现状对比 | 第19-21页 |
(一)教材方面 | 第19页 |
(二)教学方式方面 | 第19-20页 |
(三)师资方面 | 第20页 |
1.存在学历不达标情况 | 第20页 |
2.有师资不足或相互兼课情况 | 第20页 |
(四)其他方面 | 第20-21页 |
四、农村初高中美术的衔接 | 第21-28页 |
(一)面临的挑战 | 第21-22页 |
1.考试考核方式形同虚设 | 第21页 |
2.教学资源投入严重不够 | 第21页 |
3.缺乏外出培训、学习机会 | 第21-22页 |
4.教师学历水平、专业知识有待提高 | 第22页 |
5.对新课标的认识不足 | 第22页 |
(二)解决农村初高中美术衔接的具体方法 | 第22-28页 |
1.农村初高中美术课衔接的基本原则 | 第22-23页 |
(1)目标统一性原则 | 第22页 |
(2)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统一相结合原则 | 第22-23页 |
(3)交流与学习相互促进的原则 | 第23页 |
2.依托教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 第23-24页 |
(1)教材的指导性原则 | 第24页 |
(2)校际合作、学科交叉的原则 | 第24页 |
3.根据学生的思维变化特征,进行审美教育 | 第24-25页 |
4.提高师资和课堂教学水平,增加硬件设备 | 第25-26页 |
(1)提高师资和课堂教学水平 | 第25-26页 |
(2)增加硬件等教学设备 | 第26页 |
5.结合地方特色,进行资源开发利用 | 第26-27页 |
6.引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新课程改革 | 第27-28页 |
(1)教师应该充分认识高效课堂 | 第27页 |
(2)学生应该积极参与高效课堂 | 第27-28页 |
五、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