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劳动力结构效应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11-15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1.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 1.1.2.2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 1.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1.3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页 |
| 2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 2.1 相关概念 | 第15-20页 |
| 2.1.1 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 | 第16-17页 |
| 2.1.2 劳动力结构效应 | 第17-20页 |
| 2.1.3 劳动力结构红利 | 第20页 |
| 2.2 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 2.2.1 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 2.2.2 经济增长的劳动力结构效应研究综述 | 第22-23页 |
| 2.2.2.1 国外研究 | 第22页 |
| 2.2.2.2 国内研究 | 第22-23页 |
| 3 经济增长中的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存在性分析 | 第23-30页 |
| 3.1 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 | 第23-24页 |
| 3.2 经济结构效应存在性分析 | 第24-28页 |
| 3.3 劳动力结构效应的存在性分析 | 第28-30页 |
| 4 劳动力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 第30-44页 |
| 4.1 劳动力结构对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第30-34页 |
| 4.1.1 供给方面:剩余农业劳动力与农产品 | 第30-31页 |
| 4.1.2 需求方面:现代部门的资本积累 | 第31-32页 |
| 4.1.3 长期发展:农业技术进步的基础作用 | 第32-34页 |
| 4.2 劳动力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构建 | 第34-44页 |
| 4.2.1 两部门模型 | 第34-40页 |
| 4.2.2 三部门模型 | 第40-44页 |
| 4.3 小结 | 第44页 |
| 5 甘肃省劳动力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44-55页 |
| 5.1 甘肃劳动力现状分析 | 第45-46页 |
| 5.2 模型的处理 | 第46-48页 |
| 5.2.1 控制变量的处理 | 第46-47页 |
| 5.2.2 一个替代模型 | 第47-48页 |
| 5.3 数据说明 | 第48-50页 |
| 5.4 统计分析 | 第50-51页 |
| 5.5 实证分析 | 第51-54页 |
| 5.6 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解释 | 第54-55页 |
| 6 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55-59页 |
| 6.1 政策建议 | 第55-58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 附表 | 第59-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