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3-14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 ·相关概念 | 第14-17页 |
| ·自信心 | 第14-15页 |
| ·自信的结构 | 第15-17页 |
| ·自信心的测量 | 第17页 |
| ·自信的实证研究 | 第17-21页 |
| ·自信的性别差异 | 第17-18页 |
| ·自信的年龄差异 | 第18-19页 |
| ·自信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 ·关于自信的干预研究 | 第20-21页 |
|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21-2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 ·理论意义 | 第22页 |
| ·实践意义 | 第22-23页 |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23-31页 |
|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 ·问卷调查 | 第23-24页 |
| ·被试和调查过程 | 第23页 |
| ·调查工具 | 第23-24页 |
|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 ·干预研究 | 第24-31页 |
| ·被试 | 第24页 |
| ·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 第24页 |
| ·实验设计 | 第24-25页 |
| ·实验过程 | 第25-30页 |
|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 ·自信心水平的差异分析 | 第31-33页 |
| ·高中生自信心水平的整体情况 | 第31页 |
| ·性别差异 | 第31页 |
| ·学习成绩差异 | 第31-33页 |
| ·总体干预效果 | 第33-37页 |
| ·自信心训练干预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各指标上的差异 | 第33页 |
| ·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后测与前测增值分数的差异检验 | 第33-34页 |
|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追踪后测与前测增值分数的差异检验 | 第34页 |
| ·实验班与对照班三次测量分数的差异检验 | 第34-37页 |
| 第5章 讨论 | 第37-43页 |
| ·高中生自信心的特点 | 第37-38页 |
| ·高中生自信心水平的性别差异 | 第37页 |
| ·高中生自信心水平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 | 第37-38页 |
| ·高中生自信心水平在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 | 第38页 |
| ·干预方案的特点 | 第38-39页 |
| ·干预效果的探讨 | 第39-40页 |
| ·干预效果的反馈 | 第40页 |
| ·干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 第40-42页 |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42页 |
| ·建议 | 第42-43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 附录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3-54页 |
| 承诺书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