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一、对外汉语综合课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第一语言散文教学现状 | 第12-13页 |
三、第二语言散文教学现状 | 第13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目的与方法 | 第13-15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中高级对外汉语散文教学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19页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散文教学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6-19页 |
第二章 中高级综合课中对外汉语散文教学内容 | 第19-28页 |
第一节 词汇教学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语法教学 | 第20-22页 |
第三节 修辞教学 | 第22-25页 |
一、拟人 | 第22页 |
二、排比 | 第22-23页 |
三、通感 | 第23-24页 |
四、借代 | 第24-25页 |
第四节 文化教学 | 第25-28页 |
一、价值观念 | 第25-26页 |
二、情感伦理 | 第26页 |
三、风俗习惯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中高级综合课中对外汉语散文教学方法探析 | 第28-33页 |
第一节 情景再现法 | 第28-30页 |
一、利用音乐与图片导入,画面再现 | 第28页 |
二、情景朗读,感受语言的意境美 | 第28-29页 |
三、情景式的文本解读,了解文章大意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异同比较法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专题研究法 | 第31-33页 |
第四章:提高中高级对外汉语散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 第33-38页 |
第一节 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 | 第33-34页 |
一、熟悉中国文学史,有较大的阅读量,具备较好的分析解读作品的能力 | 第33页 |
二、具有较为敏锐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 第33-34页 |
三、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 第34页 |
第二节 编选与使用合适的教材 | 第34-36页 |
第三节 加强实践课教学,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 第36-38页 |
第五章 中高级对外汉语散文教学实例分析 | 第38-45页 |
第一节 记人散文分析——以《普通人》为例 | 第38-40页 |
一、互动式导入 | 第38页 |
二、故事法阐释课文内容 | 第38-39页 |
三、字词释义 | 第39页 |
四、引导法归纳文章大意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写景散文分析——以《雨中登泰山》为例 | 第40-42页 |
一、图片法直观感知课文 | 第40页 |
二、情景法理解整篇课文 | 第40-42页 |
三、讨论法分析课文 | 第42页 |
第三节 文化散文分析——以《胡同文化》为例 | 第42-45页 |
一、胡同的起源 | 第42-43页 |
二、词汇教学与文本解读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