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报刊体育新闻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对比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10-14页 |
一、主位结构理论概述 | 第10-11页 |
二、主位推进模式概述 | 第11-13页 |
(一) 国外主位推进模式研究 | 第11页 |
(二) 国内主位推进模式研究 | 第11-13页 |
三、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 | 第14-26页 |
一、主位结构 | 第14-21页 |
(一) 主位与述位 | 第14-15页 |
(二) 主位的类型 | 第15-19页 |
(三) 主位和语气 | 第19-20页 |
(四) “分裂句”的主位 | 第20页 |
(五) 主位与零句和省略句 | 第20-21页 |
二、主位推进模式 | 第21-25页 |
(一) 前人提出的主位推进模式 | 第21-23页 |
(二) 本文提出的主位推进模式 | 第23-25页 |
三、句子间主述位的逻辑关系 | 第25页 |
四、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语料分析 | 第26-38页 |
一、分析方法与步骤 | 第26-31页 |
(一) 分析方法与步骤介绍 | 第26页 |
(二) 汉语分析实例 | 第26-29页 |
(三) 英语分析实例 | 第29-31页 |
二、数据统计结果 | 第31-33页 |
(一) 汉语主位推进模式的数据统计结果 | 第32页 |
(二) 英语主位推进模式的数据统计结果 | 第32-33页 |
(三) 汉英主位推进模式的数据统计结果对比 | 第33页 |
三、统计结果讨论 | 第33-36页 |
(一) 平行型的使用 | 第34页 |
(二) 延续型的使用 | 第34-35页 |
(三) 集中型的使用 | 第35页 |
(四) 交叉型的使用 | 第35页 |
(五) 总结式推进型的使用 | 第35-36页 |
四、产生异同的原因 | 第36-37页 |
(一) 相同的原因 | 第36-37页 |
(二) 不同的原因 | 第37页 |
五、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指导 | 第38-44页 |
一、对阅读的指导 | 第38-42页 |
(一) “主位推进”阅读法 | 第38-41页 |
(二) 语篇中的词义互释 | 第41-42页 |
二、对写作的指导 | 第42-43页 |
(一) 提纲法 | 第42页 |
(二) 仿写法 | 第42-43页 |
(三) 句子重组法 | 第43页 |
三、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