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0页 |
·选题原因和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研究现实意义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文献阅读法 | 第15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5-16页 |
·统计分析法 | 第16-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0-34页 |
·员工敬业度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员工敬业度的定义及结构 | 第20-21页 |
·员工敬业度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员工敬业度的测量 | 第22-23页 |
·员工敬业度的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工作特征研究综述 | 第24-29页 |
·工作特征的定义及结构 | 第24-25页 |
·工作特征的相关理论 | 第25-27页 |
·工作特征的测量 | 第27-28页 |
·工作特征的相关研究 | 第28-29页 |
·心理资本研究综述 | 第29-34页 |
·心理资本的定义及结构 | 第29-33页 |
·心理资本的测量 | 第33页 |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 第33-34页 |
3. 研究设计 | 第34-52页 |
·研究变量的界定及合理性论证 | 第34-41页 |
·工作特征变量的界定 | 第34页 |
·工作特征变量数据聚合的合理性论证 | 第34-39页 |
·员工敬业度变量的界定 | 第39页 |
·员工敬业度双维度划分的合理性论证 | 第39-41页 |
·心理资本变量的界定 | 第41页 |
·研究假设与研究模型 | 第41-47页 |
·研究假设 | 第41-47页 |
·研究模型 | 第47页 |
·测量工具 | 第47-50页 |
·以直接估计多维构念的方式对其进行测量的合理性论证——以工作特征变量为例 | 第50-51页 |
·研究对象 | 第51-52页 |
4. 实证研究与分析 | 第52-76页 |
·样本基本资料分析 | 第52-54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54-55页 |
·同源偏差检验 | 第55-57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及信度检验 | 第57-59页 |
·效度分析 | 第59-63页 |
·多层线性模型跨层次分析 | 第63-76页 |
·数据聚合检验 | 第63-66页 |
·零模型(Null Model)检验 | 第66-69页 |
·截距结果模型检验 | 第69-71页 |
·具有随机效应的协方差分析模型与随机系数模型检验 | 第71-73页 |
·多层次中介效果模型检验 | 第73-76页 |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76-83页 |
·研究结论 | 第76-77页 |
·中西方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 第77-79页 |
·研究结果差异对比 | 第77页 |
·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77-79页 |
·研究创新点和管理启示 | 第79-81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79-80页 |
·管理启示 | 第80-81页 |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1页 |
附录一:R软件缺省值检测及替代程序 | 第91-94页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第94-98页 |
后记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