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蓝靛果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蓝靛果的营养价值 | 第9页 |
·蓝靛果的药用价值 | 第9-10页 |
·蓝靛果的抗氧化性 | 第10页 |
·蓝靛果的开发现状与前景 | 第10页 |
·花色苷的结构和性质 | 第10-11页 |
·花色苷的结构 | 第11页 |
·花色苷的性质 | 第11页 |
·花色苷的提取 | 第11-13页 |
·有机溶剂萃取 | 第11-12页 |
·生物酶解萃取 | 第12页 |
·超临界CO_2提取 | 第12页 |
·超声波辅助提取 | 第12页 |
·微波辅助提取 | 第12-13页 |
·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取 | 第13页 |
·花色苷的纯化 | 第13-15页 |
·柱层析 | 第13-14页 |
·薄层层析 | 第14页 |
·高速逆流色谱 | 第14-15页 |
·膜分离法 | 第15页 |
·重结晶法 | 第15页 |
·花色苷的定量测定 | 第15-16页 |
·单一pH法 | 第15页 |
·pH示差法 | 第15-16页 |
·差减法 | 第16页 |
·花色苷的生理功能 | 第16-18页 |
·抗氧化活性 | 第16页 |
·抗癌作用 | 第16-17页 |
·延缓衰老和预防各种老年疾病 | 第17页 |
·抗炎、抗菌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2 响应面法优化蓝靛果花色苷提取工艺参数 | 第19-28页 |
·引言 | 第19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2页 |
·原料预处理 | 第19-20页 |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蓝靛果花色苷的单因素提取 | 第20-21页 |
·响应面实验方案 | 第21-2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22页 |
·乙醇浓度对花色苷提取的影响 | 第22-23页 |
·液料比对花色苷提取的影响 | 第23页 |
·温度对花色苷提取的影响 | 第23-24页 |
·时间对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第24页 |
·响应面法优化结果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蓝靛果花色苷抗氧化性的研究 | 第28-36页 |
·引言 | 第28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蓝靛果花色苷粗提液的制备 | 第29页 |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与湿法装柱 | 第29页 |
·大孔树脂的筛选 | 第29页 |
·蓝靛果花色苷洗脱物的制备 | 第29页 |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29-30页 |
·超氧自由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30页 |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30页 |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3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大孔树脂的筛选 | 第30-31页 |
·分级洗脱花色苷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 第31-32页 |
·分级洗脱花色苷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 | 第32-33页 |
·分级洗脱花色苷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 第33-34页 |
·分级洗脱花色苷清除ABTS的能力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蓝靛果花色苷抗癌功能的研究 | 第36-43页 |
·引言 | 第36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36-37页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7页 |
·细胞培养 | 第37-38页 |
·蓝靛果花色苷洗脱物的制备 | 第38页 |
·蓝靛果花色苷对癌细胞抑制率的测定 | 第3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蓝靛果花色苷洗脱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38-40页 |
·蓝靛果花色苷洗脱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40-41页 |
·蓝靛果花色苷洗脱物对人宫颈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