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十二楼》的动词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绪论第15-29页
 一、李渔与《十二楼》第15-16页
 二、关于《十二楼》版本和研究价值第16-17页
 三、关于词的划界第17-19页
 四、离合词第19-20页
 五、关于研究方法第20-22页
 六、关于词频统计第22-23页
 七、关于研究现状第23-26页
 八、《十二楼》的动词概况第26-29页
第一章 《十二楼》多音动词的构词特点第29-66页
 第一节 双音动词的构词特点第29-62页
  一、单纯词第30-32页
  二、合成词第32-62页
  三、结论第62页
 第二节 三音动词的构词特点第62-66页
  一、词性构成特点第62-63页
  二、语义特点第63-66页
第二章 《十二楼》多义动词的义项研究第66-89页
 第一节 具有2个义项的多义动词第67-71页
 第二节 具有3个义项的多义动词第71-76页
 第三节 具有4个义项的多义动词第76-79页
 第四节 具有5个义项的多义动词第79-81页
 第五节 具有6个义项的多义动词第81-84页
 第六节 具有7个以上义项的多义动词第84-87页
 第七节 结论第87-89页
第三章 《十二楼》动词重叠式研究第89-108页
 第一节 动词重叠式的历史发展第89-90页
 第二节 《十二楼》动词重叠的方式第90-96页
  一、AA式第91-92页
  二、ABAB式第92页
  三、AABB式第92-93页
  四、A—A式第93-95页
  五、AB—AB式第95页
  六、A了-A式第95-96页
 第三节 《十二楼》动词重叠式的语义分析第96-101页
  一、不同看法第96页
  二、语义分析第96-101页
 第四节 动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第101-107页
 第五节 结论第107-108页
第四章 《十二楼》动词词形研究第108-124页
 第一节 异形词第108-115页
  一、异形词的定义第108页
  二、异形词与异体字的区别第108-109页
  三、异形词出现的成因第109-110页
  四、异形词的分类第110-113页
  五、无对应的异形词第113-115页
  六、结论第115页
 第二节 同素逆序词第115-124页
  一、同素逆序词的定义第115-116页
  二、同素逆序词的特点第116-123页
  三、同素逆序词的成因第123页
  四、结论第123-124页
第五章 《十二楼》动词与现代汉语动词的对比研究第124-150页
 第一节 单音动词的演变特点第124-135页
  一、单音单义动词的演变特点第124-131页
  二、单音多义动词的演变特点第131-135页
 第二节 双音动词的演变特点第135-146页
  一、差异型动词第136-143页
  二、消失型动词第143-146页
 第三节 三音动词的演变特点第146页
 第四节 结论第146-150页
附录1 《十二楼》单音动词索引表第150-188页
附录2 《十二楼》双音动词索引表第188-235页
附录3 《十二楼》三音动词索引表第235-236页
参考文献第236-242页
 一、辞书第236页
 二、著作第236-239页
 三、论文第239-242页
致谢第242-24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43-24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44页

论文共2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语料库的3-6岁汉语儿童词汇研究
下一篇: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中日被动句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