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25页 |
·干酪概述 | 第12-15页 |
·干酪的定义及起源 | 第12页 |
·干酪种类 | 第12-13页 |
·干酪的营养 | 第13-14页 |
·干酪产销量 | 第14页 |
·中国干酪的发展潜力 | 第14-15页 |
·乳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类吗啡活性肽 | 第15页 |
·酪蛋白磷酸肽 | 第15-16页 |
·免疫刺激肽 | 第16页 |
·抗菌肽 | 第16-17页 |
·降高血压活性肽 | 第17-20页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在血压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 第20-22页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与意义 | 第22-24页 |
·本研究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5页 |
·材料 | 第25-27页 |
·制作干酪用原料奶 | 第25页 |
·干酪发酵剂 | 第25页 |
·凝乳酶 | 第25页 |
·乳杆菌KLDS 1.0432 | 第25页 |
·培养基 | 第25-26页 |
·重要试剂来源 | 第26-27页 |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 第27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7-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35页 |
·乳杆菌KLDS 1.0432的鉴定 | 第28-29页 |
·乳杆菌KLDS 1.0432接种物的制备 | 第29页 |
·高达干酪制作 | 第29页 |
·干酪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29-31页 |
·干酪中微生物的计数 | 第31-32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水解程度分析 | 第32-33页 |
·干酪中ACE抑制活性分析 | 第33-34页 |
·干酪产品感官评定 | 第34页 |
·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4页 |
·乳杆菌KLDS 1.0432的鉴定结果 | 第35-36页 |
·干酪理化指标测定结果 | 第36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 | 第36-39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瑞士乳杆菌的变化 | 第36-37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SLAB的变化 | 第37-38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NSLAB的变化 | 第38-39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水解程度分析 | 第39-42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的SN-pH4.6变化 | 第39-40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的SN-TCA变化 | 第40-41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的SN-PTA变化 | 第41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的SDS-PAGE分析 | 第41-42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ACE抑制活性的变化 | 第42-43页 |
·成品干酪感官评价结果 | 第43-44页 |
4 讨论 | 第44-50页 |
·干酪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44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 | 第44-45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瑞士乳杆菌的变化 | 第44-45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发酵剂乳球菌(SLAB)的变化 | 第45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非发酵剂乳酸细菌(NSLAB)的变化 | 第45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水解程度分析 | 第45-48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的SN-pH4.6变化 | 第46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的SN-TCA变化 | 第46-47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的SN-PTA变化 | 第47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的SDS-PAGE分析 | 第47-48页 |
·干酪成熟过程中ACE抑制活性的变化 | 第48页 |
·干酪的感官性质 | 第48-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