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北部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分界再论
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三、所涉及县(市)区划变更说明 | 第11页 |
四、方言分区地图图例说明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汉语方言分区综述 | 第13-25页 |
第一节 方言区的划分及划分标准 | 第13-18页 |
一、汉语方言分类 | 第13-15页 |
二、分区标准 | 第15-18页 |
三、方言的归属问题 | 第18页 |
第二节 方言片的划分 | 第18-20页 |
一、方言片的划分方法 | 第19-20页 |
二、方言点的具体归属 | 第20页 |
第三节 划分方言区与划分方言层次 | 第20-22页 |
一、方言层次的划分 | 第20-21页 |
二、层次的划分和方言的分区 | 第21-22页 |
第四节 方言分区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一、分区标准不统一 | 第22-24页 |
二、隐身的分区思想 | 第24-25页 |
第二章 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已有的划分意见 | 第25-34页 |
第一节 官话内部分区对本区域方言分区的涉及 | 第25页 |
第二节 《概况》对本区域方言的分区意见 | 第25-28页 |
第三节 《省志》中的相关分区意见 | 第28-31页 |
第四节 “苏北江淮话和北方话的分界”中的划分意见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方言分区的理论构想 | 第34-45页 |
第一节 方言分区语言标准的选取 | 第34-40页 |
一、语音标准的选取与运用 | 第34-35页 |
二、词汇标准的选取与运用 | 第35-38页 |
三、语法标准的选取与运用 | 第38-40页 |
四、语言标准的选取原则 | 第40页 |
第二节 语言外部标准在分区中的运用 | 第40-42页 |
一、语言外部标准的类别及作用 | 第40-42页 |
二、语言外部标准的地位和运用 | 第42页 |
第三节 方言区与方言片的层次划分 | 第42-43页 |
第四节 具体方言点的归属问题 | 第43-45页 |
第四章 江苏省北部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分界再论 | 第45-85页 |
第一节 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分界的语音标准 | 第46-63页 |
第二节 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分界的词汇标准 | 第63-69页 |
第三节 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分界的语法标准 | 第69-72页 |
第四节 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分界线的确立 | 第72-79页 |
第五节 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差异的其他表现 | 第79-85页 |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5页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95-96页 |
附录一:部分方言点声韵调 | 第96-102页 |
附录二:论文调查发音合作人名单 | 第102-103页 |
后记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