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零 前言 | 第7-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7-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厘清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 第10-16页 |
·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含义的界定及表现形式 | 第10-11页 |
·中级汉语口语等级标准及层次划分 | 第11-13页 |
·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目标及性质 | 第13-14页 |
·中级汉语口语教学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6-22页 |
·建构主义溯源 | 第16-17页 |
·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 第17-22页 |
·建构主义知识观 | 第18页 |
·建构主义学习观 | 第18-20页 |
·建构主义学生观 | 第20页 |
·建构主义教学观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当前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现状分析 | 第22-40页 |
·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现状的调研 | 第22-24页 |
·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现状调研的收获 | 第24页 |
·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现状存在问题的统计分析 | 第24-27页 |
·对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现状存在问题的反思 | 第27-40页 |
·传统教学法中某些教学理念相对陈旧 | 第27-28页 |
·建构主义理论对中级汉语口语教师及学生的角色定位要求 | 第28-31页 |
·建构主义理论对中级汉语口语教师话语的质和量的要求 | 第31-32页 |
·建构主义理论对中级汉语口语大纲及教材的要求 | 第32-37页 |
·中级汉语口语学习者在言语输入、输出过程中的主动建构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 第40-48页 |
·创设有利于学习者语言建构活动的情境,提高教学效益 | 第40-42页 |
·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课内外的协作、互动 | 第42-45页 |
·多元评价促进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提升语言交际能力 | 第45-46页 |
·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和网络技术),构建高效口语课堂 | 第46-48页 |
五 余论 | 第48-50页 |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中级汉语口语教学实践及反馈 | 第48-49页 |
·不足之处 | 第49-50页 |
附录一 | 第50-53页 |
附录二 | 第53-54页 |
附录三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