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马铃薯概述 | 第16页 |
1.1.1 马铃薯的介绍 | 第16页 |
1.1.2 马铃薯的功能 | 第16页 |
1.1.3 鲜切果蔬产品 | 第16页 |
1.2 果蔬酶促褐变概述 | 第16-17页 |
1.2.1 果蔬酶促褐变的原理 | 第16页 |
1.2.2 果蔬酶促褐变相关酶类 | 第16-17页 |
1.3 果蔬酶促褐变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3.1 果蔬酶促褐变的控制途径 | 第17页 |
1.3.2 抑制果蔬酶促褐变方法的应用现状 | 第17-21页 |
1.3.2.1 物理方法 | 第18-19页 |
1.3.2.2 化学方法 | 第19-20页 |
1.3.2.3 生物方法 | 第20-21页 |
1.4 乙醇处理对鲜切果蔬酶促褐变的应用 | 第21页 |
1.5 微波处理对鲜切果蔬酶促褐变的应用 | 第21-22页 |
1.6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2页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乙醇处理抑制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的研究 | 第23-31页 |
2.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2.1.1 试验原料 | 第23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2.1.4 试剂配制 | 第23-2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2.2.1 样品的处理 | 第24页 |
2.2.2 酶促褐变指数的测定 | 第24页 |
2.2.2.1 乙醇浸泡时间对褐变指数的影响 | 第24页 |
2.2.2.2 乙醇体积分数对褐变指数的影响 | 第24页 |
2.2.3 PPO活性的测定 | 第24-25页 |
2.2.3.1 乙醇浸泡时间对PPO活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3.2 乙醇体积分数对PPO活性的影响 | 第25页 |
2.2.4 POD活性的测定 | 第25页 |
2.2.4.1 乙醇浸泡时间对POD活性的影响 | 第25页 |
2.2.4.2 乙醇体积分数对POD活性的影响 | 第25页 |
2.2.5 MDA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2.2.5.1 乙醇浸泡时间对MDA含量的影响 | 第25页 |
2.2.5.2 乙醇体积分数对MDA含量的影响 | 第25页 |
2.2.6 统计分析 | 第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0页 |
2.3.1 乙醇处理对酶促褐变指数的影响 | 第25-27页 |
2.3.1.1 乙醇浸泡时间对褐变指数的影响 | 第26页 |
2.3.1.2 乙醇体积分数对褐变指数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2 乙醇处理对PPO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2.1 乙醇浸泡时间对PPO活性的影响 | 第27页 |
2.3.2.2 乙醇体积分数对PPO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3 乙醇处理对POD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3.1 乙醇浸泡时间对POD活性的影响 | 第28页 |
2.3.3.2 乙醇体积分数对POD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4 乙醇处理对MDA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4.1 乙醇浸泡时间对MDA含量的影响 | 第29页 |
2.3.4.2 乙醇体积分数对MDA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微波处理对抑制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的研究 | 第31-39页 |
3.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1页 |
3.1.1 试验原料 | 第31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31页 |
3.1.4 试剂配制 | 第31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3.2.1 样品的处理 | 第31-32页 |
3.2.2 酶促褐变指数的测定 | 第32页 |
3.2.2.1 微波处理时间对褐变指数的影响 | 第32页 |
3.2.2.2 微波功率对褐变指数的影响 | 第32页 |
3.2.3 PPO活性的测定 | 第32页 |
3.2.3.1 微波处理时间对PPO活性的影响 | 第32页 |
3.2.3.2 微波功率对PPO活性的影响 | 第32页 |
3.2.4 POD活性的测定 | 第32页 |
3.2.4.1 微波处理时间对POD活性的影响 | 第32页 |
3.2.4.2 微波功率对POD活性的影响 | 第32页 |
3.2.5 MDA含量的测定 | 第32-33页 |
3.2.5.1 微波处理时间对MDA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3.2.5.2 微波功率对MDA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6 统计分析 | 第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3.3.1 微波处理对酶促褐变指数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1.1 微波处理时间对褐变指数的影响 | 第33页 |
3.3.1.2 微波功率对褐变指数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2 微波处理对PPO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1 微波处理时间对PPO活性的影响 | 第34页 |
3.3.2.2 微波功率对PPO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3 微波处理对POD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3.1 微波处理时间对POD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3.2 微波功率对POD活性的影响 | 第36页 |
3.3.4 微波处理对MDA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4.1 微波处理时间对MDA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4.2 微波功率对MDA含量的影响 | 第37页 |
3.4 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微波结合乙醇处理对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抑制的工艺优化 | 第39-55页 |
4.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9-40页 |
4.1.1 试验原料 | 第39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4.1.4 试剂配制 | 第39-40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0页 |
4.2.1单因素实验 | 第40页 |
4.2.2 响应面试验设计 | 第40页 |
4.2.3 统计分析 | 第4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4页 |
4.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40页 |
4.3.2 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案及结果 | 第40-42页 |
4.3.3 回归方程拟合及方差分析 | 第42-48页 |
4.3.3.1 酶促褐变指数的回归方程拟合及方差分析 | 第42-44页 |
4.3.3.2 PPO活性的回归方程拟合及方差分析 | 第44-45页 |
4.3.3.3 POD活性的回归方程拟合及方差分析 | 第45-47页 |
4.3.3.4 MDA含量的回归方程拟合及方差分析 | 第47-48页 |
4.3.4 响应面图分析 | 第48-53页 |
4.3.4.1 酶促褐变指数的响应面图分析 | 第48-49页 |
4.3.4.2 PPO活性的响应面图分析 | 第49-50页 |
4.3.4.3 POD活性的响应面图分析 | 第50-52页 |
4.3.4.4 MDA含量的响应面图分析 | 第52-53页 |
4.3.5验证实验 | 第53-54页 |
4.4 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乙醇处理对抑制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的机理初探 | 第55-60页 |
5.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55页 |
5.1.1 试验原料 | 第55页 |
5.1.2 主要试剂 | 第55页 |
5.1.3 主要仪器 | 第55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55-56页 |
5.2.1 底物紫外光谱的测定 | 第55-56页 |
5.2.1.1 L-酪氨酸紫外光谱的测定 | 第55-56页 |
5.2.1.2 L-多巴紫外光谱的测定 | 第56页 |
5.2.2 底物红外光谱的测定 | 第56页 |
5.2.2.1 L-酪氨酸红外光谱的测定 | 第56页 |
5.2.2.2 L-多巴红外光谱的测定 | 第5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6-58页 |
5.3.1 乙醇处理对L-酪氨酸紫外光谱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2 乙醇处理对L-多巴紫外光谱的影响 | 第57页 |
5.3.3 乙醇处理对L-酪氨酸红外光谱的影响 | 第57-58页 |
5.3.4 乙醇处理对L-多巴红外光谱的影响 | 第58页 |
5.4 小结 | 第58-60页 |
第6章 微波处理对抑制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的机理初探 | 第60-65页 |
6.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60页 |
6.1.1 试验原料 | 第60页 |
6.1.2 主要试剂 | 第60页 |
6.1.3 主要仪器 | 第60页 |
6.2 试验方法 | 第60-61页 |
6.2.1 底物紫外光谱的测定 | 第60-61页 |
6.2.1.1 L-酪氨酸紫外光谱的测定 | 第60-61页 |
6.2.1.2 L-多巴紫外光谱的测定 | 第61页 |
6.2.2 底物红外光谱的测定 | 第61页 |
6.2.2.1 L-酪氨酸红外光谱的测定 | 第61页 |
6.2.2.2 L-多巴红外光谱的测定 | 第61页 |
6.2.3 PPO圆二色谱的测定 | 第61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4页 |
6.3.1 微波处理对L-酪氨酸紫外光谱的影响 | 第61-62页 |
6.3.2 微波处理对L-多巴紫外光谱的影响 | 第62页 |
6.3.3 微波处理对L-酪氨酸红外光谱的影响 | 第62-63页 |
6.3.4 微波处理对L-多巴红外光谱的影响 | 第63页 |
6.3.5 微波处理对PPO圆二色谱的影响 | 第63-64页 |
6.4 小结 | 第64-65页 |
第7章 微波结合乙醇处理对抑制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的机理初探 | 第65-69页 |
7.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65页 |
7.1.1 试验原料 | 第65页 |
7.1.2 主要试剂 | 第65页 |
7.1.3 主要仪器 | 第65页 |
7.1.4 试剂配制 | 第65页 |
7.2 试验方法 | 第65-66页 |
7.2.1 底物紫外光谱的测定 | 第65-66页 |
7.2.1.1 L-酪氨酸紫外光谱的测定 | 第66页 |
7.2.1.2 L-多巴紫外光谱的测定 | 第66页 |
7.2.2 底物红外光谱的测定 | 第66页 |
7.2.2.1 L-酪氨酸红外光谱的测定 | 第66页 |
7.2.2.2 L-多巴红外光谱的测定 | 第66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66-68页 |
7.3.1 微波结合乙醇处理对L-酪氨酸紫外光谱的影响 | 第66页 |
7.3.2 微波结合乙醇处理对L-多巴紫外光谱的影响 | 第66-67页 |
7.3.3 微波结合乙醇处理对L-酪氨酸红外光谱的影响 | 第67页 |
7.3.4 微波结合乙醇处理对L-多巴红外光谱的影响 | 第67-68页 |
7.4 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