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乡村中学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地理教具资源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0-20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1.教具资源在地理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第10-11页
        2.乡村中学地理教学方式的局限性第11-12页
        3.乡村中学地理教具资源的紧缺性第12页
    (二) 研究目的第12-14页
        1.发挥教具资源在乡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第12-13页
        2.梳理乡村中学地理教具资源的开发策略第13页
        3.探寻乡村中学地理教具资源的应用价值第13-14页
    (三) 研究意义第14-17页
        1.促进乡村中学地理课程的有力实施第14页
        2.提升乡村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技能第14-16页
        3.改进乡村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第16页
        4.发展乡村中学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第16-17页
    (四) 研究思路第17-18页
    (五)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文献法第18页
        2.观察法第18页
        3.行动法第18-19页
        4.案例法第19-20页
二、文献综述第20-32页
    (一) 概念界定第20-23页
        1.乡村中学第20页
        2.地理课程资源第20-21页
        3.地理教具资源第21-22页
        4.自制教具资源第22-23页
    (二) 理论基础第23-25页
        1.杜威的“做中学”教学理论第23页
        2.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第23-24页
        3.夸美纽斯的直观性教学原则第24-25页
        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第25页
    (三)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25-32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25-28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28-32页
三、乡村中学地理教具资源的自主开发策略第32-42页
    (一) 地理课程实施所需教具资源的基本分类第32-36页
    (二) 乡村中学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第36-37页
    (三) 乡村中学地理教具资源的开发原则与方式第37-38页
    (四) 乡村中学地理教具资源开发的材料来源第38-40页
    (五) 乡村中学地理教具资源的开发过程及注意事项第40-42页
四、乡村中学地理教具资源的自主开发实践第42-68页
    (一) “区时、时区演示仪”的复制性开发第42-45页
    (二) “手持式太阳高度测量仪”的创造性开发第45-50页
    (三) “正午太阳高度与纬度互查仪”的创造性开发第50-52页
    (四) 日晷盘的复制性开发第52-58页
    (五) 天球仪和地球仪的复制性开发第58-62页
    (六) “单圈环流”和“三圈环流”模型的创造性开发第62-68页
五、自主开发的地理教具资源在乡村中学的应用实践第68-82页
    (一) 乡村中学地理教具资源的应用设计第68-69页
    (二) 室内地理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以“区时、时区仪”的制作为例第69-72页
    (三) 室外地理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以学校当地经纬度测量为例第72-75页
    (四)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为例第75-79页
    (五) 地理习题课中的应用—以日晷盘、天球仪、三圈环流模型为例第79-82页
六、地理教具资源在乡村中学的教学价值第82-84页
七、结论与不足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附录第89-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肃省中考体育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以白银市为例
下一篇:高中语文《离骚》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