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县寨圪塔乡“方言岛”语言变异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1.1 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第8-11页 |
1.1.1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0页 |
1.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 寨圪塔乡地理、历史及人文概况 | 第11-12页 |
1.3 发音合作人 | 第12-14页 |
1.3.1 发音合作人的选择标准 | 第12页 |
1.3.2 发音合作人情况的简介 | 第12-13页 |
1.3.3 材料来源 | 第13-14页 |
2 寨圪塔乡河南移民方言语音音系 | 第14-25页 |
2.1 语音系统 | 第14-17页 |
2.1.1 声母系统 | 第14-15页 |
2.1.2 韵母系统 | 第15-17页 |
2.1.3 声调系统 | 第17页 |
2.2 语流音变 | 第17-19页 |
2.3 声韵调配合表 | 第19-25页 |
3 寨圪塔移民方言与浮山方言、移民源方言对比 | 第25-70页 |
3.1 浮山(迁入地)语音音系 | 第25-32页 |
3.1.1 语音系统 | 第25-28页 |
3.1.2 语流音变 | 第28-30页 |
3.1.3 文白异读 | 第30-32页 |
3.2 源方言(河南林州)音系 | 第32-39页 |
3.2.1 语音系统 | 第32-36页 |
3.2.2 语流音变 | 第36-39页 |
3.3 寨圪塔与浮山及林州语音比较 | 第39-47页 |
3.3.1 声母比较 | 第40-42页 |
3.3.2 韵母比较 | 第42-46页 |
3.3.3 声调比较 | 第46-47页 |
3.3.4 语流音变对比 | 第47页 |
3.4 寨圪塔与浮山及林州词汇比较 | 第47-65页 |
3.5 寨圪塔与浮山及林州语法比较 | 第65-70页 |
4 寨圪塔方言岛语言演变原因分析 | 第70-81页 |
4.1 演变情况 | 第71-74页 |
4.2 演变原因 | 第74-81页 |
5 结语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