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叙事学理论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缘起 | 第7-8页 |
(一) 小说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第7页 |
(二) 小说阅读在考试中的地位 | 第7-8页 |
二、意义 | 第8页 |
(一) 实践意义 | 第8页 |
(二) 理论意义 | 第8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第8-10页 |
(二) 国内研究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研究的期待价值 | 第11-12页 |
第一章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现状和原因分析 | 第12-19页 |
第一节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现状 | 第12-15页 |
一、学生层面 | 第12页 |
二、教师层面 | 第12-15页 |
第二节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15-19页 |
一、学生层面 | 第15页 |
二、教师层面 | 第15-18页 |
三、教材层面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高中小说教学中叙事学理论的引入 | 第19-28页 |
第一节 叙事学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3页 |
一、叙述者 | 第19-20页 |
二、叙事视角 | 第20-22页 |
三、叙事时序 | 第22页 |
四、叙事节奏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叙事学理论引入的意义 | 第23-28页 |
一、全面理解小说的内涵 | 第23-24页 |
二、补充小说教学内容 | 第24-25页 |
三、改变小说的教学方式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叙事理论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 第28-42页 |
第一节 作为解读文本的一种方式 | 第28-33页 |
一、用叙事视角解读文本 | 第28-31页 |
二、借叙事时序解读文本 | 第31-32页 |
三、用叙述者解读文本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作为改革课堂教学的一个途径 | 第33-38页 |
第三节 高中小说教学效果的展示 | 第38-39页 |
第四节 使用叙事学理论时的注意事项 | 第39-42页 |
一、叙事学理论应适切 | 第39-40页 |
二、注意与“三要素”模式相结合 | 第40页 |
三、注意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