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选修课程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高中选修和必修课程的教学衔接 | 第13-14页 |
1.3.3 高中地理选修和必修课程的教学衔接 | 第14-15页 |
1.3.4 研究启示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教学衔接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1 系统理论 | 第17页 |
2.2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第17-18页 |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教学衔接的现状调查 | 第19-24页 |
3.1 调查方法 | 第19页 |
3.1.1 问卷调查 | 第19页 |
3.1.2 座谈访谈 | 第19页 |
3.2 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 | 第19-24页 |
第四章 教学衔接的策略 | 第24-36页 |
4.1 关系解读——以“环境保护”为例 | 第24-27页 |
4.1.1 结构分析 | 第25-27页 |
4.1.2 知识衔接点 | 第27页 |
4.2 教学衔接策略 | 第27-31页 |
4.2.1 正确对待选修课程,增强衔接意识 | 第27-28页 |
4.2.2 建构知识框架,促进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 | 第28-29页 |
4.2.3 提高教育教学的方法,增强知识衔接的技巧 | 第29-30页 |
4.2.4 结合课程特点,善用教学评价 | 第30-31页 |
4.3“环境保护”教学衔接案例 | 第31-36页 |
4.3.1 教学衔接案例设计——以“水污染及其成因”为例 | 第31-35页 |
4.3.2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36-3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36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4页 |
附录 1:高中地理选修与必修课程教学衔接状况问卷调查 | 第39-41页 |
附录 2:“环境保护”课程标准 | 第41-42页 |
附录 3:“环境保护”与必修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点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