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方法与创新点 | 第13-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4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农村留守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 第16-23页 |
2.1 留守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 | 第16-19页 |
2.1.1 留守少年 | 第16-17页 |
2.1.2 生命安全教育 | 第17-18页 |
2.1.3 农村留守少年生命安全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的内在关联 | 第18-19页 |
2.2 留守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2.2.1 教育哲学: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与归宿 | 第19-20页 |
2.2.2 社会学:学校要为社会培养合格成员 | 第20-21页 |
2.2.3 行为科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 第21-22页 |
2.3 农村留守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 | 第22-23页 |
2.3.1 应对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需要 | 第22页 |
2.3.2 促进留守少年健康成长的需求 | 第22-23页 |
2.3.3 思想品德课贴近现实生活的诉求 | 第23页 |
第三章 当前农村留守少年存在的生命安全教育问题及成因 | 第23-35页 |
3.1 留守少年生命安全问题及成因 | 第24-30页 |
3.1.1 留守少年生命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30页 |
3.1.2 留守少年生命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0页 |
3.2 留守少年生命安全教育问题及成因 | 第30-35页 |
3.2.1 留守少年生命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1页 |
3.2.2 留守少年生命安全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1-35页 |
第四章 加强农村留守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与现实途径 | 第35-44页 |
4.1 农村留守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标 | 第35页 |
4.2 开展农村留守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35-38页 |
4.2.1 生活化原则 | 第35-36页 |
4.2.2 体验性原则 | 第36-37页 |
4.2.3 渗透性原则 | 第37-38页 |
4.3 农村留守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的现实途径 | 第38-44页 |
4.3.1 建立完善的“家校通” | 第38-39页 |
4.3.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 第39-40页 |
4.3.3 拓展思想品德课的内容 | 第40-41页 |
4.3.4 搭建教育的网络平台 | 第41-42页 |
4.3.5 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