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地理教学中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2-13页
        1.3.1 研究目的第12页
        1.3.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5-19页
    2.1 相关概念第15-17页
        2.1.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第15页
        2.1.2 区域第15页
        2.1.3 区域认知第15-16页
        2.1.4 区域认知素养第16-17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17-19页
        2.2.1 认知结构理论第17页
        2.2.2 情境认知理论第17-18页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8页
        2.2.4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第18页
        2.2.5 人地协调论第18-19页
第3章 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现状调查第19-32页
    3.1 教师调查第19-24页
        3.1.1 调查目的与对象第19页
        3.1.2 调查数据分析第19-23页
        3.1.3 结论第23-24页
    3.2 学生调查第24-32页
        3.2.1 调查目的与对象第24页
        3.2.2 测试卷结构与内容分析第24-27页
        3.2.3 调查数据分析第27-30页
        3.2.4 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第4章 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策略第32-41页
    4.1 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原则第32-33页
        4.1.1 理论结合实践原则第32页
        4.1.2 长期性原则第32页
        4.1.3 统一性原则第32页
        4.1.4 学生主体性原则第32-33页
        4.1.5 循序渐进原则第33页
    4.2 加强教师对区域认知素养的认识第33-35页
        4.2.1 强化区域认知素养培训活动第33页
        4.2.2 组织教师技能竞赛第33-34页
        4.2.3 地理教师进行自我教育第34-35页
    4.3 加强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第35-41页
        4.3.1 区域空间定位多样化第35-36页
        4.3.2 区域特征分析综合化第36-39页
        4.3.3 区域认知视角差异化第39页
        4.3.4 区域信息加工有序化第39-40页
        4.3.5 区域发展探究情境化第40-41页
第5章 区域认知素养培养教学案例设计第41-52页
    5.1 《荒漠化的防治》教学案例设计第41-46页
        5.1.1 《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第41-45页
        5.1.2 教学评价与反思第45-46页
    5.2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案例设计第46-52页
        5.2.1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设计第46-50页
        5.2.2 教学评价与反思第50-5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基本结论第52页
    6.2 不足之处第52页
    6.3 前景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 A 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测试题第57-60页
附录 B 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现状调查(教师卷)第60-62页
致谢第62-65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刍议在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如何利用本土音乐文化--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以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