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美育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刍议在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如何利用本土音乐文化--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7-8页
第一章 本土音乐文化概念与宜宾本土音乐文化概况及主要音乐文化资源第8-12页
    第一节 本土音乐文化概念与宜宾本土音乐文化概况第8-9页
        1.1.1 本土音乐文化的概念第8页
        1.1.2 宜宾本土音乐文化概况第8-9页
    第二节 宜宾本土主要音乐文化资源第9-12页
        1.2.1 李庄草龙舞第9页
        1.2.2 南溪哈号第9-10页
        1.2.3 观音小彩龙第10页
        1.2.4 苗族古歌第10页
        1.2.5 关河船工号子第10页
        1.2.6 筠连山歌第10-12页
第二章 宜宾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12-18页
    第一节 宜宾市中小学学生与教师对宜宾本土音乐文化的了解状况第12-15页
    第二节 宜宾本土民歌音乐文化在中小学学校音乐教育传承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18页
        2.2.1 音乐教师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够第15-16页
        2.2.2 学校缺乏有效的本土音乐课程资源开发机制以及体现本土音乐教育的“地方乡土”音乐教材第16页
        2.2.3 中小学音乐教师群体科研意识薄弱第16-18页
第三章 本土音乐文化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分析第18-35页
    第一节 本土音乐文化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第18-21页
        3.1.1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与本土音乐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从主观层面建立起文化自信第18-19页
        3.1.2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第19-20页
        3.1.3 有利于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第20页
        3.1.4 有利于校园文化创新,建立地方特色校园文化第20-21页
    第二节 目前本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的可行性基础第21-22页
        3.2.1 政策上的支持拥有了制度基础第21页
        3.2.2 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基础第21页
        3.2.3 丰富的音乐文化提供了资源基础第21-22页
        3.2.4 师资力量第22页
    第三节 本土音乐文化引入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以宜宾民歌《绣荷包》为例第22-28页
        3.3.1 《绣荷包》教学实践过程第24-26页
        3.3.2 《绣荷包》教学效果第26-28页
    第四节 宜宾市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利用本土音乐文化的具体措施第28-35页
        3.4.1 确立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理念,建立健全本土音乐文化开发保障机制第28-30页
        3.4.2 提升教师本土音乐文化素养,致力于打造本土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团队第30-32页
        3.4.3 充分利用本土音乐文化的开发成果编撰切实可行的乡土教材第32-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附录第38-44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中博物馆资源的运用研究--以四川眉山地区为例
下一篇:地理教学中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