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2-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一)随班就读 | 第15页 |
(二)资源教室 | 第15页 |
(三)资源教师 | 第15-16页 |
三、文献探讨 | 第16-28页 |
(一)对资源教室的观感 | 第16-18页 |
(二)资源教师的角色职责 | 第18-21页 |
(三)资源教师的教学 | 第21-22页 |
(四)资源教师的课程安置模式 | 第22-23页 |
(五)资源教师所面临的的问题 | 第23-25页 |
(六)资源教师压力因素的研究问题 | 第25-28页 |
四、过去研究反思与本研究特色 | 第28-30页 |
(一)过去研究的反思 | 第28-29页 |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9-30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30-40页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30-34页 |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30-31页 |
(二)诠释现象学方法论 | 第31-32页 |
(三)访谈方法的选择 | 第32-34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34-36页 |
三、资料呈现与结果分析历程 | 第36-37页 |
四、研究的严谨性 | 第37-40页 |
(一)可信赖性 | 第37-38页 |
(二)可转换性 | 第38页 |
(三)可靠性 | 第38页 |
(四)可确认性 | 第38-39页 |
(五)解释的有效性 | 第39-40页 |
第三章 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师职业体验的诠释 | 第40-67页 |
一、资源教师与随班就读孩子的互动体验 | 第40-47页 |
(一)突接任务很迷茫 | 第41-44页 |
(二)百般滋味绕心头 | 第44-47页 |
二、资源教师的教学体验 | 第47-54页 |
(一)用尽方法仍无效 | 第48-51页 |
(二)调整思路迎希望 | 第51-54页 |
三、资源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体验 | 第54-61页 |
(一)思想矛盾相碰撞 | 第54-58页 |
(二)苦口婆心为资源 | 第58-61页 |
四、资源教师的百变角色 | 第61-67页 |
(一)身兼数职任务重 | 第62-64页 |
(二)目的不明盲目干 | 第64-67页 |
第四章 资源教师职业体验的本质意义的揭示 | 第67-71页 |
一、从角色认知阶段的视角来诠释资源教师的职业体验 | 第67-69页 |
(一)被动的角色占有向主动的角色认同的转变 | 第67-68页 |
(二)基于情感意愿支配向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决策意识的转变 | 第68-69页 |
(三)关注自我职业发展生存向关注学生发展为目的的转变 | 第69页 |
二、资源教师职业经验转变的本质特征 | 第69-71页 |
(一)正负向经验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 第69-70页 |
(二)爱与责任的过程 | 第70-71页 |
第五章 资源教师职业体验的困境因素讨论 | 第71-78页 |
一、资源教师自身因素 | 第71-72页 |
(一)资源教师专业欠缺 | 第71页 |
(二)不了解学生问题背后的根源 | 第71-72页 |
二、普通教师因素 | 第72-73页 |
(一)缺少与资源教师的各方面的合作 | 第72页 |
(二)缺乏在普通班教育特殊儿童的经验 | 第72-73页 |
三、学校行政因素 | 第73-74页 |
(一)学校安排过多职责 | 第73-74页 |
(二)学校缺少对资源教师的沟通及支持 | 第74页 |
四、教育行政机关因素 | 第74-76页 |
(一)缺少教师编制 | 第74-75页 |
(二)考核评鉴混乱 | 第75页 |
(三)资源教师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 | 第75-76页 |
五、家长因素 | 第76-78页 |
(一)对资源教室的标签化 | 第76-77页 |
(二)家长不配合资源教师工作 | 第77-78页 |
第六章 对资源教师职业发展的“优化对策” | 第78-86页 |
一、关于资源教师自身方面的建议 | 第78-80页 |
(一)自身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化 | 第78-79页 |
(二)了解学生的优弱势,建立适当期望 | 第79-80页 |
二、关于普通班教师方面的建议 | 第80-81页 |
(一)资源教师要和普通班教师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 | 第80页 |
(二)增加普通教师的特教专业技能 | 第80-81页 |
三、关于学校行政方面的建议 | 第81-82页 |
(一)减少资源教师行政或教学工作 | 第81页 |
(二)畅通沟通管道给予支持服务 | 第81-82页 |
四、关于教育行政机关方面的建议 | 第82-84页 |
(一)健全编制体系给资源教师“名份” | 第82-83页 |
(二)统一并简化特殊教师评鉴项目 | 第83页 |
(三)制定资源教师绩效考核制度 | 第83-84页 |
五、关于家长方面的建议 | 第84-86页 |
(一)资源教师向家长传递正确特教理念 | 第84-85页 |
(二)资源教师与家长共同协商干预方案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附录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