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学绩管理与考试论文--考试论文

高校课程考试作弊归因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X大学的调查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9页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 选题缘由第10-12页
        2. 研究意义第12页
    (二)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 考试作弊概念的研究第13-14页
        2. 课程考试作弊现状的研究第14-15页
        3. 课程考试作弊原因的研究第15-16页
        4. 防范课程考试作弊的对策研究第16-17页
    (三) 研究方法第17页
        1. 文献分析法第17页
        2. 问卷调查法第17页
        3. 访谈法第17页
    (四) 研究内容第17-19页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9-23页
    (一) 概念界定第19-21页
        1. 考试第19-20页
        2. 课程考试第20页
        3. 考试作弊第20-21页
        4. 课程考试作弊第21页
    (二) 理论基础第21-23页
二、我国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现状扫描第23-33页
    (一) 调查结果分析第23-30页
        1. 作弊现象普遍化第24-25页
        2. 作弊方式多样化第25-26页
        3. 作弊时间全程化第26-27页
        4. 作弊行为隐匿化第27-28页
        5. 作弊动机复杂化第28-30页
    (二) 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危害第30-33页
        1. 影响社风第30-31页
        2. 影响校风第31页
        3. 影响学风第31-33页
三、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根源聚焦第33-47页
    (一) 社会方面第36-37页
        1. 社会诚信下滑,价值观念扭曲第36-37页
        2. 信用制度不健全,缺乏硬性约束第37页
    (二) 学校层面第37-44页
        1. 道德教育欠重视第38页
        2. 课程设置不合理第38-39页
        3. 评价体系欠科学第39-41页
        4. 课程考试欠科学第41-43页
        5. 考场监管不到位第43-44页
    (三) 学生层面第44-47页
        1. 观念认知混乱第44-45页
        2. 学习目标缺失第45-46页
        3. 自制能力薄弱第46-47页
四、预防与制止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对策探讨第47-58页
    (一) 健全法律法规,形成“不敢作弊”的惩戒机制第47-49页
    (二) 加强诚信教育,形成“不能作弊”的防范机制第49-52页
        1. 加强诚信教育第49-50页
        2. 强化考试管理第50-52页
    (三) 提升本科教学,形成“不用作弊”的优化机制第52-54页
        1.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第52-53页
        2. 改革评价体系,体现以人为本第53-54页
    (四) 加强自身修养,形成“不想作弊”的自律机制第54-58页
        1. 明确学习意义,增强学习动力第55页
        2. 理性看待成绩,认识作弊危害第55-56页
        3. 提升自制能力,抵制考试作弊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附录第59-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力学的大教育”理论与大学教学改革新探
下一篇:大学生就读经验的叙事研究--基于12名个案的访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