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19页 |
一、时间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 第19-26页 |
(一)各国课程标准的共性要求 | 第19-21页 |
(二)历史学科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三)历史思维能力的必备要素 | 第22-23页 |
(四)学生的“时间思维能力” | 第23-26页 |
二、“时空观念”理解 | 第26-34页 |
(一)“时空观念”的分层和解释 | 第27-32页 |
1.辨识、理解和运用时间表达方式 | 第27-29页 |
2.理解和运用过去事件的顺序 | 第29-30页 |
3.分析较长时段下历史的变迁与延续 | 第30-31页 |
4.理解和运用时间框架 | 第31-32页 |
5.空间观念 | 第32页 |
(二)“时空观念”的评价 | 第32-34页 |
三、“年代的思考”剖析 | 第34-41页 |
(一)“年代的思考”描述 | 第34-36页 |
(二)“年代的思考”分层 | 第36-39页 |
1.辨识时间结构 | 第36-37页 |
2.测量和计算历史时间 | 第37页 |
3.建构过去事件的顺序 | 第37-38页 |
4.解释历史的变迁与延续 | 第38页 |
5.分析历史分期 | 第38-39页 |
(三)“年代的思考”的评价 | 第39-41页 |
四、“时空观念”与“年代的思考”比较 | 第41-48页 |
(一)相同点 | 第41页 |
(二)不同点 | 第41-48页 |
1.时间思维能力的层次性 | 第41-43页 |
2.时间思维能力的精确性 | 第43-45页 |
3.时间思维能力的衔接性 | 第45-48页 |
五、中美历史教学案例比较研究 | 第48-53页 |
(一)中国历史教学片段研究 | 第48-50页 |
(二)美国历史教学片段研究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附录 | 第62-71页 |
附录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节选) | 第62-63页 |
附录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节选) | 第63-65页 |
附录3:《美国历史科国家标准》1996:HistoryThinkingstandard | 第65-69页 |
附录4:布鲁姆认知过程维度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