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 第15-16页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提纲式写作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 第17-19页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第17页 |
2.1.2 思维学理论 | 第17-18页 |
2.1.3 现代写作学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YJ市第四中学“提纲式写作教学法”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19-50页 |
3.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19-20页 |
3.1.1 调查对象设计 | 第19页 |
3.1.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19-20页 |
3.1.3 调查过程与实施情况 | 第20页 |
3.2 具体的实施策略 | 第20-31页 |
3.2.1 记叙文 | 第20-23页 |
3.2.2 说明文 | 第23-25页 |
3.2.3 议论文 | 第25-31页 |
3.3 学生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31-40页 |
3.3.1 学生写作能力情况 | 第31-34页 |
3.3.2 学生平时习惯情况 | 第34-37页 |
3.3.3 学生对教法认知情况 | 第37-39页 |
3.3.4 学生对评价感知情况 | 第39-40页 |
3.4 教师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40-50页 |
3.4.1 教师准备情况 | 第41-43页 |
3.4.2 教师对教法认知情况 | 第43-45页 |
3.4.3 教师教学培训情况 | 第45-47页 |
3.4.4 教师作文评改情况 | 第47-50页 |
第四章 “提纲式写作教学法”的成效和问题分析 | 第50-57页 |
4.1 “提纲式写作教学法”的成效 | 第50-52页 |
4.1.1 有助于写作思维方式的培养 | 第50页 |
4.1.2 有助于写作框架的构建 | 第50-51页 |
4.1.3 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 第51页 |
4.1.4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 | 第51-52页 |
4.2 “提纲式写作教学法”的问题分析 | 第52-57页 |
4.2.1 学校方面 | 第53页 |
4.2.2 教师方面 | 第53-55页 |
4.2.3 学生方面 | 第55-57页 |
第五章 “提纲式写作教学法”有效运用的建议 | 第57-63页 |
5.1 学校方面 | 第57-58页 |
5.1.1 加强对于“提纲写作教学法”的重视 | 第57页 |
5.1.2 组织编写作文用书,建立提纲作文档案 | 第57-58页 |
5.1.3 组织开展专门的作文教科研活动 | 第58页 |
5.2 教师方面 | 第58-61页 |
5.2.1 加强对课本的把握和对经典阅读的研讨能力 | 第58-59页 |
5.2.2 开发学生的思维写作的能力 | 第59-60页 |
5.2.3 培养学生相关的其他写作训练 | 第60-61页 |
5.3 学生方面 | 第61-63页 |
5.3.1 养成“提纲在前,作文在后”的良好习惯 | 第61页 |
5.3.2 根据教师的指导加强写作训练 | 第61-62页 |
5.3.3 一纲多改,做到精益求精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A | 第68-72页 |
附录B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