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有标紧缩复句量范畴分析与构式语块教学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4页
    0.1 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第9-10页
    0.2 理论基础第10页
    0.3 研究对象及范围第10-13页
    0.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13-14页
1 相关研究综述第14-21页
    1.1 汉语语义范畴及研究综述第14-15页
    1.2 汉语量范畴及研究综述第15-18页
    1.3 紧缩复句及其研究综述第18-19页
    1.4 语义/功能驱动的汉语句式教学法研究综述第19-21页
2 有标紧缩复句量范畴认知动因分析第21-41页
    2.1 “一 就 ”格式分析第22-25页
        2.1.1 一(动作动词)就(动作动词)第22-24页
        2.1.2 一(感官动词)就(心理动词)第24页
        2.1.3 一(非瞬时动词)就(数量短语)第24-25页
    2.2 “越 越 ”、“愈(是) 愈(是) ”格式分析第25-27页
    2.3 “也”字相关格式分析第27-34页
        2.3.1 再 也第28-32页
        2.3.2 动词+任指疑问代词+也+动词词组第32-34页
    2.4 动词复现格式分析第34-41页
        2.4.1 动词 1+都不(没)+动 1第34-36页
        2.4.2 动词(宾)1+就+动(宾)1,别(甭)第36-37页
        2.4.3 动词 1+就+动 1+个+补语第37-41页
3 基于量范畴分析的有标紧缩复句教学研究第41-52页
    3.1 语义范畴驱动的汉语句式教学的重要性第41页
        3.1.1 语义/功能驱动的汉语句式教学系统建立的可行性第41页
        3.1.2 基于语义范畴建立汉语句式教学系统的重要性第41页
    3.2 构式语块教学法应用于有标紧缩复句教学的优势第41-44页
        3.2.1 构式语块教学法简说第41-42页
        3.2.2 构式语块教学法的优势第42-43页
        3.2.3 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局限第43-44页
        3.2.4 有标紧缩复句量范畴分析之于构式语块教学的促进第44页
    3.3 有标紧缩复句的“构式语块教学法”再分类第44-50页
        3.3.1 紧接构式第44-46页
        3.3.2 倚变构式第46-47页
        3.3.3 比较构式第47-48页
        3.3.4 动词同形异质构式第48-50页
    3.4 小结第50-52页
结束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店铺名称研究
下一篇:《博雅汉语》准中级第三课《换工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