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9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章 奈达动力相当翻译理论和机械工程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2.1 奈达 Dynamic Equivalence 非“动态对等”实为“动力相当” | 第10页 |
2.2 奈达动力相当翻译理论介绍 | 第10-11页 |
2.3 奈达动力相当理论的实质 | 第11-13页 |
2.4 动力相当翻译理论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4.1 动力相当翻译理论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2.4.2 动力相当翻译理论在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5 机械工程英语特点 | 第14-17页 |
2.5.1 词汇方面特点 | 第14-15页 |
2.5.2 句法方面特点 | 第15-16页 |
2.5.3 修辞方面特点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奈达的动力相当理论在机械工程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 第17-22页 |
3.1 奈达动力相当翻译理论可以用于指导机械工程英语翻译 | 第17-18页 |
3.2 奈达动力相当翻译理论在机械工程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3.2.1 机械工程英语翻译在词汇方面的“相当”或“对当” | 第18页 |
3.2.2 机械工程英语翻译在句法方面的“相当”或“对当 | 第18-20页 |
3.2.2.1 被动语态翻译方面的“相当”或“对当” | 第18-19页 |
3.2.2.2 非谓语动词和名词化结构翻译方面的“相当”或“对当” | 第19-20页 |
3.2.2.3 长句翻译方面的“相当”或“对当” | 第20页 |
3.3 机械工程英语翻译修辞方面的“相当”或“对当” | 第20-22页 |
3.3.1 句型和时态方面的“相当”或“对当” | 第20-2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致谢 | 第25-26页 |
附件 | 第26-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