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基础化学教育的改革 | 第11-12页 |
1.1.2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1.1.3 信息化时代学习方式的转型 | 第13-14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国外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及演变脉络 | 第14-15页 |
1.3.2 国内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及演变脉络 | 第15-17页 |
1.4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9-36页 |
2.1 自主学习 | 第19-22页 |
2.1.1 自主学习的概念与表征 | 第19-20页 |
2.1.2 化学学科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2.2 碎片化学习 | 第22-26页 |
2.2.1 碎片化学习的概念与表征 | 第23-24页 |
2.2.2 化学学科碎片化学习的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2.3 翻转课堂 | 第26-36页 |
2.3.1 翻转课堂的概念及表征 | 第26-30页 |
2.3.2 化学学科翻转课堂现状分析 | 第30-36页 |
3 微课程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36-40页 |
3.1 微课程的概念 | 第36页 |
3.2 微课程与符合碎片化学习需求 | 第36-38页 |
3.3 微课程与符合自主学习需求 | 第38页 |
3.4 微课程与符合翻转课堂需求 | 第38-40页 |
4 微课程一线教学实践研究 | 第40-50页 |
4.1 面向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反馈分析 | 第40-45页 |
4.1.1 面向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40-41页 |
4.1.2 面向学生调查问卷的反馈分析 | 第41-45页 |
4.2 面向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反馈分析 | 第45-50页 |
4.2.1 面向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45-46页 |
4.2.2 面向教师调查问卷的反馈分析 | 第46-50页 |
5 微课程的设计 | 第50-57页 |
5.1 微课程教学平台的设计 | 第50-52页 |
5.2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 第52-53页 |
5.3 微型视频的设计 | 第53-54页 |
5.4 问题反馈的形式设计 | 第54-57页 |
6 基于一线调查进行微课程在不同课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实践 | 第57-90页 |
6.1 微课程在高中化学新课中的应用 | 第57-66页 |
6.1.1 微课程在高中化学新课中的课例展示 | 第57-65页 |
6.1.2 微课程在高中化学新课中的课例评价 | 第65-66页 |
6.2 微课程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 第66-74页 |
6.2.1 微课程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中的课例展示 | 第66-73页 |
6.2.2 微课程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中的课例评价 | 第73-74页 |
6.3 微课程在高中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 第74-83页 |
6.3.1 微课程在高中化学复习课中的课例展示 | 第74-83页 |
6.3.2 微课程在高中化学复习课中的课例评价 | 第83页 |
6.4 微课程在高中化学讲评课中的应用 | 第83-88页 |
6.4.1 微课程在高中化学讲评课中的课例展示 | 第83-87页 |
6.4.2 微课程在高中化学讲评课中的课例评价 | 第87-88页 |
6.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8-90页 |
7 微课程的价值开发及未来展望 | 第90-93页 |
7.1 微课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价值开发 | 第90-91页 |
7.1.1 微课程在课前预习中的价值开发 | 第90页 |
7.1.2 微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开发 | 第90-91页 |
7.1.3 微课程在课后归纳中的价值开发 | 第91页 |
7.2 微课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未来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