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高效课堂系统”学习端设计实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3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相关产品设计比较分析第12-18页
        1.2.1 分析产品的选定第12-14页
        1.2.2 产品分析评价指标第14-16页
        1.2.3 相关产品存在的问题分析第16-18页
    1.3 “高效课堂系统”学习端设计之需求分析第18-20页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路径第20-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2 研究路径第21-23页
2 学习端设计理论基础及技术分析第23-34页
    2.1 移动学习理论概念及特征第23-24页
    2.2 技术分析第24-34页
        2.2.1 高效课堂系统的基本架构第24-26页
        2.2.2 系统支撑技术第26-34页
3 学习端设计业务分析第34-41页
    3.1 对象分析第34-36页
    3.2 用户需求分析第36-38页
    3.3 产品使用环境分析第38-41页
4 基于PAD的学习端概念模型与功能设计第41-57页
    4.1 概念模型设计第41-43页
    4.2 功能设计第43-57页
        4.2.1 课前导学第46-48页
        4.2.2 我的课堂第48-51页
        4.2.3 复习巩固第51-53页
        4.2.4 难点咨询第53-54页
        4.2.5 学力分析第54-55页
        4.2.6 电子书栈第55-57页
5 学习端的界面与交互设计第57-75页
    5.1 学习端界面设计第57-65页
        5.1.1 界面元素设计第57-58页
        5.1.2 学习端界面设计线框图第58-65页
    5.2 学习端交互设计第65-75页
        5.2.1 交互设计基本流程第65-66页
        5.2.2 功能模块交互设计第66-75页
6 学习端的原型实现第75-89页
    6.1 原型设计软件说明第75页
    6.2 原型设计实现第75-89页
        6.2.1 “高效课堂系统”学习端扁平化设计第75-77页
        6.2.2 “高效课堂系统”学习端原型效果图第77-89页
7 不足与展望第89-91页
    7.1 研究不足第89页
    7.2 研究展望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混合学习的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含关键帧描述的视频对在线学习者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