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范县罗卷戏音乐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二、课题研究情况综述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范县罗卷戏产生的历史渊源 | 第12-18页 |
第一节 罗卷戏的历史形成 | 第12-17页 |
第二节 罗卷戏的分布特征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范县罗卷戏的唱腔内容 | 第18-22页 |
第一节 罗卷戏的唱腔系列及词格特征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罗卷戏的声腔、行腔及唱腔特点 | 第19-21页 |
第三节 罗卷戏的唱腔音乐结构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范县罗卷戏表演形态 | 第22-28页 |
第一节 罗卷戏的表演风格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罗卷戏的演唱特色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罗卷戏的伴奏特色 | 第24-27页 |
第四节 罗卷戏的代表曲目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多种戏曲文化融合下罗卷戏的发展 | 第28-30页 |
第一节 罗卷戏与四平调的对比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罗卷戏与柳子戏的对比 | 第29-30页 |
第三节 罗卷戏与大弦子戏的对比 | 第30页 |
第五章 范县罗卷戏的舞台艺术 | 第30-35页 |
第一节 范县罗卷戏的唱腔艺术 | 第32-34页 |
第二节 范县罗卷戏的表演艺术 | 第34-35页 |
第六章 范县罗卷戏传承与发展 | 第35-39页 |
第一节 范县罗卷戏的传承状况 | 第35-37页 |
第二节 范县罗卷戏的发展状况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