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基于目标管理的A公司KPI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相关研究评述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16-2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20页
        2.1.1 绩效与绩效考核的概念第16-17页
        2.1.2 绩效考核的目的、内容与流程第17-19页
        2.1.3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差别第19-20页
    2.2 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第20-22页
        2.2.1 目标管理法第20页
        2.2.2 平衡计分卡第20-21页
        2.2.3 360度评价法第21-22页
        2.2.4 KPI指标法第22页
    2.3 绩效考核方法比较与选择第22-26页
        2.3.1 绩效考核方法比较第22-23页
        2.3.2 绩效考核方法选择第23-26页
3 A公司绩效管理现状调研分析第26-37页
    3.1 A公司的基本情况概述第26-27页
        3.1.1 A公司简介第26页
        3.1.2 A公司组织结构第26-27页
    3.2 A公司绩效管理现状调研分析第27-33页
        3.2.1 员工问卷设计与发放第27-28页
        3.2.2 员工绩效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8-33页
    3.3 A公司绩效考核中的问题第33-37页
        3.3.1 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缺乏合理性第33-34页
        3.3.2 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脱节第34页
        3.3.3 绩效考核缺乏相应的绩效标准第34页
        3.3.4 绩效指标的制定缺乏岗位分析依据第34-35页
        3.3.5 管理层和员工对绩效考核认知不足第35页
        3.3.6 员工参与考核积极性低第35页
        3.3.7 考核结果应用不佳第35-37页
4 基于目标管理的A公司KPI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第37-63页
    4.1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原则及思路第37-38页
        4.1.1 设计原则第37页
        4.1.2 设计思路第37-38页
    4.2 设计KPI的准备工作第38-41页
        4.2.1 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第38-39页
        4.2.2 组织架构调整第39-40页
        4.2.3 完善岗位职责第40页
        4.2.4 建立绩效考核机构第40-41页
    4.3 各层次KPI的初步设计第41-49页
        4.3.1 KPI设计与绩效考核关系第41-42页
        4.3.2 基于战略目标的公司级KPI确定第42-43页
        4.3.3 部门级KPI的确定第43-45页
        4.3.4 岗位级KPI的确定第45-49页
    4.4 基于AHP法确定KPI权重第49-57页
        4.4.1 员工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第50-52页
        4.4.2 项目组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第52-56页
        4.4.3 指标体系权重最终确定第56-57页
    4.5 基于FCE法的年度模拟考核第57-63页
        4.5.1 FCE法评价流程第58-59页
        4.5.2 对象选择第59页
        4.5.3 评价过程及结果第59-63页
5 绩效考核的实施与反馈第63-68页
    5.1 绩效考核的实施第63-65页
        5.1.1 绩效考核的主体第63页
        5.1.2 绩效考核的时间范围第63页
        5.1.3 绩效考核的程序第63-65页
    5.2 绩效考核结果反馈与应用第65-68页
        5.2.1 绩效考核的反馈第65-66页
        5.2.2 薪酬管理第66页
        5.2.3 培训与再教育第66-68页
6 结论和建议第68-70页
    6.1 本文研究结论第68页
    6.2 不足及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考作文命题与教学研究
下一篇: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型口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